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130816期 >> 第11版:往事
几经变迁的博文中学

博文中学男校正门甬道及大礼堂



博文中学大礼堂



  德县博文中学是民国和日伪时期德州城里的一所初高级部兼有的完全中学。它是由当初的教会学校演化而来,1931年经山东省教育厅登记备案,成为山东省仅有的两所私立中学之一。学校曾是鲁西北方圆百里最好的学校,几次全省会考的成绩都是名列前茅,被评为教学质量优秀的学校。从这里,走出了侯仁之、高沂、项堃等一批著名的优秀毕业生。日军占领德州期间,学校惨遭蹂躏,被逼关闭。其发展历程却有许多值得发人深省之处。

  

清末庞庄运河边上出现洋学堂

  清朝末年,外国列强纷纷争夺中国土地和资源。作为侵略者先锋队的传教士,则活跃在中国许多城市和乡村。 1865年,美国基督教公理会天津分会传教士山里和医生传教士威廉,沿运河来到恩县的庞庄进行传教,并开设一所简易诊所。 1886年,博恒理牧师以及他的胞妹博美瑞经山里先生介绍,也来到庞庄。他们按照传教计划,招收了几名儿童,开始教孩子们读书写字。因考虑到中国有男女授受不亲的儒家传统,学校从一开始就分男校和女校两部分。因学校是由教会创办,因此学校开设了大量宗教内容的课程。
  为便于人们接受教会学校以及使学校能与中国传统文化接轨,学校还聘请了3名当地儒学先生教授《四书》《五经》,并设置算术、英语、体育等新式课程。1887年,美国传教士卫曙光女士和孪生姊妹卫恩光来到庞庄,接替博美瑞主持女子学校的工作。男校当时以美国牧师博恒理的名字命名为博文学校,后随学校发展改名博文中学;女校先是定名“培贞阁”,后命名为卫氏女子中学。在校学生多为教民子女,并规定女生入学必须废除缠足,周围群众称之为“洋学堂”。
  1887年时,又来了几位美国女教士担任教师,在校男生达到58人,女生也增加到20多人。1900年,义和团运动首起平原、高唐、恩县一带,德英法等国传教士兴建的教堂大都遭到中国公民的冲击,惟独庞庄教堂安然无恙。后来,这里的学校、医院愈发办得红红火火。

  

津浦铁路通车引发学校北迁德州

  1904年,津浦铁路正式通车,而运河水路的地位再次下降。庞庄教会正是清楚地看到了这点,所以从1904年起就在德州城南关购买土地修建大教堂。 1909年,教会又在德州城东约2华里处,购买盐碱地300亩,修建博文中学及卫氏博济医院。 1916年秋,新校的教室和宿舍终于建成,学校由恩县庞庄全部迁到德县新址。
  同年,博文中学与美国歌仁乃乐大学建立兄弟学校关系。两校可以互派留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和支援教师。由于同属教会学校,歌仁乃乐大学派来的教师,多是牧师和传教士;博文中学派往美国的留学生也都是教徒中的优秀者,有的是在燕京大学或齐鲁大学深造后的博文中学毕业生,也有的是在博文中学任教达10年以上的骨干教师。
  迁校后的第二年秋,运河决口,学校周围被淹。灾后,学校与与医院修建了环学校与医院的围墙。围墙高3米,下宽4米,上宽2米,周长6华里,墙外砌砖皮,内为土坡。南围墙两端各修有朝南的大门。东边的大门就是博文中学男校区。在人们还在点煤油灯的时代,这里的夜晚已是电灯通明,自来水哗哗流淌。学校的大礼堂、图书馆、运动场、食堂、宿舍楼一应俱全。男校西邻是6座欧式小洋楼,分别住着美国的牧师、教师和医生。卫氏女中位于小洋楼的西边,内部建筑和博文中学基本相同,它是一个砖墙围绕的独门独院,门口有传达室,女生不能随便外出,外人一般也不允许进入。卫氏女中西邻是卫氏博济医院。这些建筑虽然从外面看是一个整体,但里面却因功能不同各自独立。
  1928年,学校开始设置高中部,数、理、化课本多为英文版教科书。 1916—1926年间,美国人梅克仁、海尼格、麻海如先后担任校长职务,1930年后全部退出。中国人担任校长职务的有菅铎振、王景文、于巍岑、朱依仙、王元信。

  

王元信校长革除学校教会性质

  1927年的大革命时期,北伐革命军到达德县,男女两校的美籍教师纷纷逃离。1929年初,革命风潮稍稍过后,美籍教师又陆续返回学校。1929年,山东省立第十二中学(即后来的德州一中)在德县成立,打破了德县只有博文中学一家的局面,而且第十二中学的文凭是全社会承认的,这对博文中学是一个较大的冲击。
  1929年,王元信担任校长后,先是实行了男女合校。将原博文中学与卫氏女中合为一校,改称“博卫中学”。几年后,又改名“博文中学”。王元信校长在任期间对学校进行了一系列革新,如逐渐减少课程中的宗教内容,加强汉文、英语和理科教学,开展文体活动,让学生学习武术等。提倡教师与学生宗教信仰完全自由,教徒与非教徒一样对待,最后彻底删除教材中的宗教内容。
  1931年,博文中学向山东省教育厅申请立案获得批准,成为正式的私立完全中学。学制和课程与公立学校一致,教材也使用全国统一的中学教材。1932年,学校参加全省会考,成绩名列第二,被评为全省教学质量优秀单位。

  

学校在日军铁蹄蹂躏下被迫关闭

  1937年10月3日,侵华日军占领德县城,校长王元信和一批中国教师离校,许多进步学生奔赴解放区参加抗日活动,学校被迫停办。 1938年春,日伪政权同意学校恢复上课,美籍教师芮义德女士代任校长。不久,王元信回来重掌教务。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日美宣战。当天,日军官员闯进学校,宣布将学校关闭。日伪当局将博文中学的学生和部分教师、校产并入德县中学(即后来的一中)。芮义德女士被关进日军设在潍县的战俘集中营,学校成了日军营房。
  学校从创办到被迫关闭,共存在55年,为社会培养毕业生2000多人。学校教职工最多时有40余人,在校生最多时达400名。
  抗战胜利后,我党为了军事斗争的需要,于1946年6月11日将博文中学校舍和德州车站、德县兵工厂设施一起拆除。芮义德女士通过日美战俘交换,被遣送回美国。 1952年,德州市人民政府又在博文中学旧址上建起德州第二中学。
  1986年5月11日,博文中学建校百年庆祝大会在北京召开,《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出了题为 《博文中学校友纪会百年校庆》的消息。美国歌仁乃乐大学也发来贺信,并派原在博文中学的美籍教师弗思儒夫妇赶来参加祝贺。
  1997年,原德州市人民政府编修出版的《德州市志》,正式将博文中学载入史册。
□本报特约撰稿人 张明福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几经变迁的博文中学
  本文所在版面
【第 11 版:往事】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