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培植科技成长型企业将直接带动我市工业走向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路子——
培植“小巨人”

秦超绘制



  8月1日,全市重点企业培植工作会议召开。除了大企业,一批 “专、精、特、新”的科技成长型企业也被纳入政府重点培植的视野。
  一定意义上说,牵住了科技成长型企业这个 “牛鼻子”,就抓住了工业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将直接带动我市工业走向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路子。
  根据规划,未来5年,我市将力争使重点培植的科技成长型企业掌握一批在国际、国内达到制高点的核心技术,并全部完成股份制改造、实现上市挂牌、拥有省级以上产品品牌称号,与此同时,将全部建立起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或被认定为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从而培植出一批行业 “小巨人”。
  如何最大程度激发科技成长型企业增长的潜力?加大企业投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企业发展模式、提升企业素质……近日,我市 《关于加强科技成长型企业培植工作的实施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出台,为科技成长型企业指明了发展方向。

“潜力股”

  眼下,科技成长型企业已经成为带动我市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总量膨胀的重要力量。
  市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幅降了9.7个百分点,许多传统行业还出现负增长,但高新技术产业却稳步上升,一季度,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更是达到了24.6%,增幅位居全省第三。
  科技成长型企业具有产品处于产业链高端、发展速度快、创新活力强等特点,因此,即使大环境不景气,这些企业仍然具备优势。
  将科技成长型企业纳入培植对象,是一个前瞻性的发展思路。一方面,科技成长型企业是大企业的后备梯队,也是我市经济发展的 “潜力股”;另一方面,科技成长型企业可以通过产业价值链、技术传递链等带动所有行业发展。
  据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促进科技成长型企业壮大,已经成为许多地方的共识。上海、天津等地先后启动了科技“小巨人”成长计划,已经成功培育出了享誉全国的微创医疗、赛象科技等领军企业。

生存焦虑

  事实上,虽然科技成长型企业已经度过了成长的 “死亡峡谷”,但是生存的焦虑依然困扰着企业发展。 “钱不好贷”“人不好招” “生意不好做”……种种焦虑情绪在科技成长型企业中普遍存在。
  重压之下,许多企业家“疲于应付”,没有更多的精力带领企业走向行业前端。市科技局计划科科长刘金刚在调研中发现,我市科技成长型企业的发展仍然有许多制约因素:“许多企业没有清晰的发展规划,创新意识、能力不强,企业家素质有待提升,产学研结合尚未达到理想状态。”
  刘金刚认为,企业创新能力不尽如人意的背后,有着企业对创新投入的重重顾虑。一位企业家说,企业不是不想创新,但是创新就是创造行业没有的东西,不但投入看不到底,结果更是难以预料,而一旦研发失败,企业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创新的 “危险系数”有多高?奇威特人工环境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李文的回答是3个亿。8年前,李文从中央空调里淘得 “第一桶金”。随着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 2008年,李文从传统主业收缩战线,朝着太阳能空调系统进军。为了将太阳能中央空调系统实现工业化和批量化生产,李文从传统主业的利润中先后拿出了3亿元用于研发,这一决定最初遭受到公司管理层的强烈反对。到现在,虽然奇威特研发成功,也将太阳能中央空调推向了全国市场,但是当初管理层质疑的声音,仍让李文心有余悸:研发失败了怎么办?产品市场不认可怎么办?
  事实上,企业家们经常处于这样的两难境地:企业不转型,会被淘汰;进行转型,就会有失败的风险。

站在新高度

  加大培植力度,将引导科技成长型企业站在一个全新的高度审视自己。
  记者发现,《意见》把引导企业加大投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企业发展模式、提升企业素质作为扶持的重点,对企业投建新项目、创建技术创新平台、进行新产品研发、推进挂牌上市等给予大额奖励。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意见》对于如何培植科技成长型企业的政策,非常具体,也非常具有针对性。比如,有些企业对于如何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一直找不到门路,《意见》从4个方面帮企业理清了思路,包括建立股权激励机制留住人才、建设技术创新平台、与高校院所建立合作关系以及组织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攻关。
  德州联合石油机械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邢兰朝告诉记者,《意见》中的奖励政策不但有含金量,而且其他政策也有着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企业如何提升素质?《意见》给出的‘药方’是进行股份制改造、加强管理团队建设和提升品牌价值,这些都是贴近企业发展实际的。”
  “眼睛只盯着盈利,患有严重的‘生存焦虑症’,不敢也不想站在行业的最前沿,摆脱不了小作坊式的生产思维。”刘金刚认为,如果科技成长型企业再不转变思路,将很快被行业甩到身后。而《意见》将引导科技成长型企业打破对创新的顾虑,帮助企业规划创新与壮大的路径,让我市尽快长成一批行业“小巨人”。

□本报记者 任立松 实习生 马筱瑜 赵琳琳 本报通讯员 赵庆川 贾卫国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培植“小巨人”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1 版:德周刊】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