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城东南,沿着新河堤有几个与大堤有关的村名,如陈公堤口、池家堤口、堤岭、堤口等,其中最典型的是 “陈公堤口”。
据说上世纪70年代前,自夏津苏留庄经恩城、武城到德州三十里铺一线的那些断断续续的沙土丘,就是 “陈公堤”的遗迹。
陈公,宋朝庆历年间 (1044)的郑国公陈尧佐也。陈尧佐,字希元,宋乾德元年(963)出生于今四川阆中。系宋太宗赵光义殿试的 “进士及第”。北宋真宗咸平二年 (999),因上书触怒皇帝被贬为潮州通判。
咸平四年八月十日 (1001)任寿州 (今安徽寿县)知州、开封府界事、两浙转运副使、京西转运使等职。天圣七年 (1029)升任枢密副使,同年八月,任参知政事 (副宰相)。庆历四年(1044)卒于郑州,被追赠为 “郑国公”。
陈尧佐为官清正,一心为民,遇事敢作敢为。他在寿州为官时,遇到大饥荒,带头捐奉米煮稀饭,救活了成千上万的百姓;他发现某官吏为了讨好刘皇后,在修佛塔时,大量毁坏古碑当砖瓦用。他马上奏请皇上,请求制止此行为,惹得太后不悦。由于他生性耿直,故仕途非常坎坷,曾多次被贬。
但陈尧佐一心为民的故事,却在民间流传颇多。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 (1015),黄河堤岸已岌岌可危,河南滑州一带最为严重。陈尧佐曾上奏朝廷,建议开滑州小河分水。此建议虽得到了朝廷的认可,但地方官员却执行不力。到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六月乙未夜,滑州河溢。当滑州黄河决口后,宋真宗钦点陈尧佐担任河北转运使,兼知滑州治理黄河水患。
很不巧的是,一年前陈尧佐的母亲冯夫人病逝了,此时陈尧佐正在新郑守孝。按 “丁忧律”的规定,陈尧佐须持丧三年,且不能为官。为了让陈尧佐保忠孝两全之美名,宋真宗在新郑为陈尧佐敕建了一座寺庙,并赐名“崇孝寺”,以示朝廷体恤大臣的孝道。陈尧佐这才身披孝衣前往治黄前线。
陈尧佐出身水利世家,其父亲陈省华早年担任京东路转运使时,就治理过黄河,并受到宋太宗的赞扬。陈尧佐自幼跟随父亲,学会了治水之术,并且多次显示了他高超的治水才能,所以宋真宗才不惜花血本派陈尧佐前去治理黄河水患。后经陈尧佐亲自探查堤防、查勘水情、询问水工和当地百姓后,而制定了科学的治水方略。
他采用节节推进、县县相连,亲自督战、现场指导的方式,筑成了一道坚固的黄河大堤。该堤西起河南滑州,经东昌、临清、夏津、恩县、德州等地入海,逶迤绵延、顺水势而行,长达千余里。在修筑这条大堤前,陈尧佐到现场进行了科学勘查,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规划,并实事求的施工。
这条大堤筑成后,咆哮的黄河水重回故道,河南滑州以下诸多州县百姓又恢复了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为预防黄河再次泛滥起了重要保障作用。好长一段时间,此段地域再没因黄河泛滥而受灾。
雍正年间恩县知县陈学海曾书:“望人修堤一带迷,造堤人去柳成蹊。烟连秀野千家麦,势障黄河万倾泥。草长平湖春浪阔,渔归小艇夕阳低。苍桑奠得民安业,处处丰登乐岁畦。”
为此,黄河下游的百姓们将这条大堤命名为 “陈公堤”。为纪念陈尧佐为百姓所做的贡献,沿堤的多个村落以陈公或大堤而命名,德州的 “陈公堤口”就是其中之一。□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