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刚老人(左)为社区居民把脉。刘平 摄
80岁的张学刚老人是德城区新华街道办事处辛庄社区居民,他的热心肠在社区里可是出了名的。 “社区里的老人孩子,谁有个头疼脑热的,都喜欢让张大爷给瞧一瞧。 ”社区书记张新军告诉记者,因为张大爷不仅医术高超,而且很热心,是社区居民的义务健康顾问。不仅如此,当国家遭遇自然灾害时,张学刚老人总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潜心研究,学得高超医术
一听老人免费为人们提供保健知识,不知道的人都以为张学刚老人是一名医生。然而,社区里的居民都知道,老人并不是专职医生,而是一名退休教师。
1954年,21岁的张学刚平原师范毕业后来到德州,成为一名老师。一次打篮球时,他不小心把腿摔伤,去了好多医院,都没有完全治好。后来,张学刚去青岛接受治疗,在那里,一名老中医为他实施针灸、按摩。从那开始,他被中医的神奇魅力所吸引,并拜师学习。
学成回来后,张学刚利用课余时间,潜心研究中医。经过不断努力,他掌握了中医疗法,并考取了函授。
从1964年开始,张学刚便为学校的同事们免费针灸按摩。学校的老师们不少都患有颈椎病,谁的颈椎不舒服,他都会帮忙按摩、针灸,为他们缓解病痛。慢慢地,大家有个头疼脑热的,也都愿意向他咨询。
免费医治,只为方便他人
1971年,由于工作原因,张学刚来到了现在居住的辛庄社区。“由于家里人口多,学校为了照顾我,就跟村里协商给我分了一块地方,让我盖房子。 ”回想起当时的情景,老人现在仍然心存感激,“我来到辛庄,村里人都把我当成自己人,我要懂得报恩才对。 ”
“我研究中医并不是为了挣钱,而是尽自己的力量方便他人。 ”多年来,不管谁生病,张学刚老人都会免费为其诊治。
“多亏了张大爷的悉心照料,我才能过上跟正常人一样的生活。 ”说起张学刚老人,社区居民张宝华有说不出的感谢。原来,张宝华患有先天性肺心病,出生一个月后便因无法医治而被父母抛弃,由现在的养父母收养,来到了辛庄。张学刚老人得知后,便承担起了照料他的重任。老人坚持为他推拿按摩,还专门配制中药药方,这样一坚持就是18年。现在,张宝华早已完全康复,并娶妻生子。
对待社区里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张学刚老人更是为他们上门服务。 84岁的苏怀尧老人患有哮喘病,张学刚老人隔几天便会去探望他的病情,并带着自制的“蜂蜜药丸”给他吃。社区里,像苏怀尧一样的老人共有十来人,张学刚老人就是他们的“家庭医生”。
省吃俭用,尽最大努力回报社会
张学刚老人生活节俭,住的房子狭小昏暗,是上世纪80年代建的;室内家具陈旧简单,还是刚搬到这里时自己做的;一台旧电视是家里唯一的家用电器。平日里,老人喜欢吃素,穿的也都是几十年前的旧衣服,“我和老伴对吃穿都不讲究,一件衣服穿10来年都坏不了,洗干净了照样穿。”
然而,对待乡亲们,老人却很大方。张学刚老人坚持免费为乡亲们针灸按摩,到现在已有40多年。这些年里,老人光自己买药和蜂蜜垫的钱就无法计算。 “我有退休金,虽然钱不多,但是足够我们老两口花的了,再收乡亲们的钱就说不过去了。 ”张学刚老人说,制蜂蜜药丸所需要的蜂蜜,都是他亲自到养蜂场买来的,“在外面买的蜂蜜有可能掺假,对疗效会有影响。 ”
不仅对乡亲们如此,每当国家遇到自然灾害时,张学刚老人总会毫不吝啬地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等灾害发生时,张学刚老人从电视上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找到学校,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钱虽然不多,但是国家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尽一份责任。 ”去年,张学刚老人来到德城区救灾办,捐出了自己省吃俭用积攒下的一万元钱。
他说:“需要帮助的人还有很多,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 ”
□本报记者 刘平 见习记者 王倩倩 本报通讯员 杨玉娟 李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