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30年前科技代表会上的合影

年月日,照片拍摄于平原县十字街东“星光”照相馆。



  平原县张华镇北赵村的农民赵国三家中,有一张写有 “县科教会张华乡与会代表留影”的黑白6寸照片。照片上从右数第一位就是他。
  赵国三参加工作后,在北赵村先后担任会计、计生主任、村支书等职位。那时,河南农村土地承包到户不久,平原县也逐渐开始实施,回忆起30年前的往事, 75岁高龄的赵国三依然记忆犹新。当时生产队实行的是记工分制,一个男劳力全天 8分,妇女5分,农业种植大多是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等作物。由于当时没有机械化,一切农活只能依靠人力。辛苦一年,到分粮时,就用口缸做工具,每家每户分不到几十斤粮食,人们都舍不得吃,就用麦子换玉米面吃,一斤麦子换一斤四两玉米,可见那时的贫困状态!
  1980年,赵国三在外地购进了玉米新品种掖单2号,在自己承包的2亩地里做了大胆尝试。后经过磅,亩产达到800多斤,这在当时,的确是一个不小的收获。第二年,村中邻里也都种上新品种,村里的集体收入有了明显提高。县科协了解情况后,分别给予赵国三和北赵村300元的奖励。这更加鼓舞了赵国三依靠科技带领群众致富的信心。
  1982年,赵国三又引进了棉花新品种729,均是单棵种植,棉花非常好管理,除了预防2次蚜虫,一年到收棉花都不用打药,抗虫性极好。秋收时棉花亩产达到了700多斤,创下了平原县棉花单产600斤以上的记录,受到县、乡有关部门的表彰。赵国三代表张华乡1.8万多农民光荣地参加了平原县科技代表大会,他也成了当时少有的万元户。
  这张保存了30年的照片,赵国三老人非常珍惜。它的背后反映了那个时代农民、农村的生活,鼓励现在的农民依靠科技致富的信心,倍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郭书华 贺春红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30年前科技代表会上的合影
  本文所在版面
【第 10 版:老照片】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