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130426期 >> 第01版:要闻
德州人情暖仁加村

受灾群众正在领取救灾物资。



本报特约记者(左一)正在与灾区小朋友交谈。



  “4.20”芦山地震后,芦山县清仁乡仁加村满目疮痍。废墟上,德州人为爱而来,真情汇聚,温暖交融。本报特约记者第一时间赶赴灾区,直击芦山灾区来自德州的爱心力量——

芦山县仁加村:收到德州运来的救灾物资

  4月24日凌晨1点,记者跟随四川蓝天救援队第3批物资运输车辆抵达芦山县清仁乡仁加村。这里是蓝天救援队救助站所在地。此次运抵的物资包括从德州运来的30吨面粉、面条以及棉被、帐篷等生活用品。
  听到运送物资的车辆开进村子,仁加村村民张玉领从帐篷里走出来。很快,仁加村居委会大院热闹起来,挤满了乡亲们。借着车灯的光亮,他们和志愿者一起热火朝天地卸运物资。
  “我们能干啥子你们就招呼一声喽。 ”操着浓重的四川口音,张玉领一口气扛起两袋面粉,边说边往仓库里走。一直忙碌到深夜,满满3车物资才卸完,村民们散去。
  地震发生时,张玉领还在成都打工。中午,他赶回家后,已认不出眼前化为废墟的村落。他家的二层小楼坍塌,整个村子大部分房屋损毁。幸运的是,地震时张玉领的妻子和孩子都不在屋内,并无大碍。
  当天,四川蓝天救援队抵达这里,冒着强烈的余震危险,开始了搜救任务。根据村里提供的名单,仁加村65岁的李阿婆在地震中死亡。李阿婆住在红星组,距离张玉领家不到200米。李阿婆腿脚不好,生前人们经常见她在家门口的石头上坐着,一坐就是多半天。村里人都认识她,老人走了,乡亲们都感到心痛。
  直通灾区的成雅高速公路被赶往灾区的车辆堵死,芦山县多条道路中断,杜玉科负责队里的物资运输工作,开车辗转13个小时,当晚凌晨将第一批救灾物资送抵灾区。

乐陵男孩张海洋:筹集了整车的生活用品

  第一批物资,是灾民们的生活必需品,主要由成都理工大学影视艺术学院义工团负责人张海洋和他的社团筹集。
  张海洋,一个1992年出生的乐陵大男孩,若不是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发生,他计划带领义工团本月底赶赴藏区进行他们的“衣旧暖心”公益行动,他甚至安排好了具体的活动方案。
  但是一场地震过后,距离成都不远的地方满目疮痍,刺痛着这个善良的男孩。他和他的义工团便停下“衣旧暖心”活动计划,开始利用微博、海报等方式在校园里为灾区募集物资。短短一天时间,义工团募集到了整车物资。张海洋把救灾物资进行了简单分类,联系到杜玉科,把这些带着温度的物资火速运往灾区。

德州志愿者郝之栋:听说是救灾物品,老板一律零利润出售

  这些天,来自德州的志愿者郝之栋深深地感受着仁加村老乡们的淳朴。

  郝之栋是瞒着家人、朋友来到灾区的,“主要是害怕他们担心我”。
  地震发生时,他用了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就做出了赶赴灾区的决定。出发前,郝之栋在一家超市购买物资,淳朴的老板听说他要赴灾区做志愿者,便一律将商品按进价给他,并希望他能带去对灾区人民的祝福。在仁加村,郝之栋遇到了其他几个山东老乡。和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在一起,每个人都不陌生。郝之栋心里清楚,这个时候,大家为了同一种志愿精神而来,不分你我。
  他的服务内容是深入仁加村乡亲们中间,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并做好记录,为他们发放物资。每次走访,郝之栋都得不止一次地婉拒乡亲们热情的邀请与感谢。

德州峰宇面粉:送来了30吨面粉和面条

  地震发生的前几天,村民们的主要食物是方便面和压缩饼干。从4月24日开始,村民们可以领到面粉,回家自己做饭了。
这天一大早,前来领取面粉的乡亲们排起了长队,志愿者们一边登记一边为他们分发。除了面粉,这批物资还包含有面条、刀削面,共30吨,全部由德州峰宇面业有限公司捐献。
该公司负责人许琰告诉记者,地震发生后,灾区百姓的生活牵动人心,公司连夜生产了这批食品,经过近54个小时的跋涉,从德州运抵灾区。
如今,仁加村的乡亲们还住在帐篷里,但物资供应充足,供电已经恢复,当地政府接管了后续的救援工作。
张玉领安顿好妻子后准备回成都打工,张海洋重启月底赴藏区开展“衣旧暖心”公益行动,蓝天救援队和当地乡亲惜别,郝之栋、许琰准备返回德州。
在经历过强震的横扫和温情的援助后,仁加村的村民们即将开始新的生活。

用爱温润受灾的村落

  在仁加村的这些天,除了灾难本身,给我留下强烈印象的是灾难中的那些人,他们是这次灾难的亲历者、救援者、志愿者。
  突如其来的强震摧毁了美丽的村庄,村民们被安置到临时搭建的帐篷。为了感谢来自四面八方的援助,淳朴的村民们自发地把家里的腊肉、蔬菜送到救助站点。他们并不善于表达,但最朴素、平实的方式感动着我们所有人。
  四川蓝天救援队赶在所有救援力量之前挺进仁加村,执行搜救任务。队员们从地震发生到集结出发仅用了半个小时。在现场,他们每个人都已连续工作超过48个小时,一次次把乡亲们从废墟中救出,托起生命的希望。他们是这片土地上最可爱的人。
  包括从德州赶来的志愿者在内,仁加村汇聚了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他们操着不同的口音,怀着同样的敬畏,在这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山东峰宇面业有限公司等众多爱心企业纷纷启动救灾计划,克服重重困难把物资送到灾民手中。
  忙碌的人群中,还有为防范疫情不知疲倦的医务工作者,为记录真实走访调查的记者……这一刻,人们不分你我,用爱温润这个让人牵挂的村落。
□本报特约记者 王恩慧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德州人情暖仁加村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