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当前位置:德周刊20130412期 >> 第10版:往事
齐河王非曼:山东最早的女官费留学生



王非曼一家合影。



  王非曼 (1897—1977),山东省齐河县人,著名教育家王祝晨先生的长女。
  1923年,王非曼以优异成绩考取山东省官费赴美留学生,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1931年归国,任河北女子师范学院家政系教授; 1937年抗战中随校内迁,先后执教于西安临时大学、西北联合大学、西北师范学院,任教授并兼系主任; 1947年赴美与其夫慈冰如团聚,后在美定居; 1977年12月在美国病逝,享年80岁。
  王非曼幼名王淑静。 6岁时按当地风俗裹了脚,这成为她人生中的一大遗憾。
  少年时期的王非曼对文化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得到了父母的全力支持。她读书识字与学习女红齐头并进,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在 “女子无才便是德”观念很重的乡村,全村人将其视为 “半疯子”。
  1918年,山东省的一些议会议员提出要求增加公派留学名额暨增加女留学生名额的议案。提案几经周折终于在省议会获得通过。 21岁的王淑静听说后再也坐不住了。她要到省城去读书!要到国外去读书!
  王淑静来到济南后,先是在南关广智院街家里自修, 1919年,去济南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插班上了6年级。她是留着两条大而粗的辫子,穿着旧式大襟单衣,从家中步行着迈动三寸金莲步,一鼓作气进入附小教室的。
  1920年她跳跃式前进,暑假后又以 “同等学历”考入济南女中三年级。但因与班上同学年龄相差悬殊,读了一年后,她自己在家自修完了全部课程。
  1922年寒假期间,她果断地走进齐鲁医院外科,要求做双脚放开矫正手术。因她的脚骨已经定型,无法放开,矫正时要每只脚锯掉3个脚趾。她二话没说,上了手术床。手术获得成功,尽管这给她带来终身痛苦,但她毕竟可以穿上定做的皮鞋,像正常人那样迈大步走路了。
  1923年王淑静以全优成绩考上了山东赴美官费留学生。当时规定女留学生名额为4人,当年仅有2名女生被录取,王淑静名列第一。出国之前,她将自己的名字改为了 “王非曼”。
  1923年8月,王非曼漂洋过海踏上赴美留学旅程。 9月初进入美国麦卡莱斯特学院化学系学习。
  一开始,课堂上英语视听会话,大量化学名词术语弄得她紧张到了极点,彻夜失眠、精神恍惚。同班同学都认为她得了病,有的干脆劝她退学,但她总是一个 “不”字。顽强拼搏了半年,到第二学期结束考试时,她获得全班第一名。
  1925年,她顺利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遂又报考了明尼苏达大学,学她喜爱的家政学。
  3年后,她成为 “家政学理学士”,但仍不满意,又报考了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家政学系, 1931年获得该院家政学硕士学位。在美留学期间,因学习刻苦、成绩优异,王非曼连年获得奖学金和荣誉证书。
  1931年春,王非曼满怀一腔报国赤诚回到国内。在和父母短暂团聚后,便应聘去了天津,任河北女子师范学院家政系教授。中国现代大学史上开设家政学系,河北女子师范学院是最早者之一,王非曼也成了家政学专业最早的女教授之一。
  她在河北女子师范学院教学五六年,不仅培养了一大批师范及中学家政学科教师,也以自己的言传身教,在开启女性智慧,提高女性社会能力和社会地位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助推作用。
  1937年 “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爆发,直至1945年抗战胜利,王非曼随校西迁内地坚持战时办学,经历了8年多颠沛流离的文化苦旅。 1942年暑假,王非曼曾随团访问延安。参观访问了近40天,给她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抗战胜利后内战又起,学校成为动乱区,大批教师学生相继离去。王非曼先回到济南,不久去了美国与丈夫慈冰如团聚。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齐河王非曼:山东最早的女官费留学生
  本文所在版面
【第 10 版:往事】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