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德州:古今战场的军粮城

德州军供站。





铺桥过河。



支前民工运军粮。



  大运河的开通,发展了漕运,使德州成为南北水陆交通的枢纽。金天会七年 (1129年)德州就设将陵仓,转运山东、河南的粮食。
  明建都北京后,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江西、湖南九省对北京有运粮任务。为控制运河仓储,明代政府把九省河道所经过的地方,设 43卫另16所,武装保卫漕运畅通。当时德州是军事重镇、漕运码头、储存漕粮的基地。
  明洪武三十年 (1397年),运河裁弯取直,并在所截河湾东岸筑卫城,城内专门储存山东、河南等地的漕粮,德州成为大运河沿岸四大名仓之一。明建文元年 (1399年),为保护粮仓和战略需要,都督韩观在城北建筑了哨马营、驸马营、边北营、哨马囤等,即历史上著名十二连营。
  建文元年 (1399年),历时近4年的 “靖难之役”爆发,建文帝先后调集80万大军与燕王朱棣展开激战,德州成为拉锯战的焦点,争夺目标是粮食。燕王攻陷德州后,夺得军粮100余万石,这还仅仅是没被运走和烧毁的。
  明万历二十六年 (1598年)为支援朝鲜抗倭战争,德州仓和临清仓各运送5万石仓粮。这些粮食不仅供应了驻朝明军,而且也供给朝鲜军民需用。
  清代,德州设满洲营,德州驻防满蒙旗兵和德州漕运军的米饷都在德州仓支发。雍正八年 (1730年),在卫署前建立军粮库24间,称德州卫新仓,用来存储德州左卫屯垦的粮食。第二年,在州署东侧修建了粮库120间,称德州新仓,除了储存 “常谷”和 “社谷”外,还储存漕运过程中的漕米。清乾隆二十四年 (1759年),将临清仓并入,合称德临二仓。
  民国初年,连年战争,德县供给了大批军粮。 1926年,官府围剿红枪会,设10县联合代办处,办理过往军队的给养供给。当时德县有大一点的粮店四家:德润、德聚、聚德、德兴。它们经营的粮食主要来自高唐、恩县、夏津、武城等县,一般粮食供给德县市民,绿豆、花生、小豆转运给天津粮商。
  1937年9月3日,侵华日军占领德县,对粮食消费实行分等定量、定质的配给制度。配给对象分上、中、下三等人。上等人为日军、日侨,中等人是伪政府官员,下等人是平民百姓。下等人配给的粮食,不仅数量少而且质次价高。特别是1942年大旱,粮食颗粒无收,日伪政府实行粮食统筹,管制并限制出境。
  八路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根据地物资来源不易,经费筹措更是大问题,保障粮食供给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1942年12月规定:凡部队、学员每人每天发粗粮 (高粱、麦子、谷子) 2斤4两,或细粮 (绿豆、白面、大米) 1.5斤。各机关人员每日发粗粮2斤或者细粮1斤4两。 1945年6月,规定马的草料供给:骑马、战马、驮骡眉头每天草8斤,料3斤。
  1946年6月,为解放德州,在德县武赵庄和运河西八里庄分别设兵 (粮)站,筹集粮食60万斤,保证了参战部队的粮食供给。
  解放战争中,德州地、县建立支前指挥部、兵站、粮站,运粮队、担架队随军行动,部队打到哪里,就支援到哪里。翻身人民以极大的热情,把大批粮食、棉布等物资源源不断地送上战场。 1949年3月,淮海战争胜利结束,吃粮人数增加。为保证主力军过江前休整期间的粮食供给,德州人民用畜力大车将支前小米70万斤运至桑梓店、鹊山火车站,装火车后南运。
  1950年,建军用供应站,地址在德州火车站,开始办理过往军队的粮食、马草、马料供应。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过境志愿军在德州用餐,初期每天用粮 5000斤,马料 5000斤, 后逐步增加到20000斤和15000斤。
  1960年至1962年,台湾国民党准备反攻大陆时,解放军调动频繁,军供站每天供应面粉熟制品达12000斤。
支前运输队穿过鲁南村庄奔赴前线。
□本报特约撰稿人王德胜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德州:古今战场的军粮城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8 版:老照片】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