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百姓坐在一起拉家常,是“老谢”(右一)最喜欢干的一件事。
至今,“老谢”也不知道自己换了几个身份。
有时候,他跟老百姓们说自己是个走亲戚的外地人;有时候,也会被老百姓误认成是个庄稼汉;更多的时候,老百姓认为他就是隔壁大兄弟。然而,不管大家如何猜测,似乎都与他的武城县常委、副县长的身份不搭界。
“老谢”不老,41岁,全名谢子平,农业部派到武城县挂职的县委常委、副县长。 2012年6月19日入职后,只要一得空儿,他就立马扎到老百姓堆儿里做调研。短短200来天,笔记洋洋洒洒写了40多万字。
他下乡,更多的时候故意隐去身份。村口地头,哪儿人多他就往哪儿凑。聊了大半晌,才被人想起问姓谁名谁。但他却经常玩“潜伏”。他笑起来憨态可掬,有人就叫他“老谢”,有人干脆叫他小伙儿。
这当然不是故弄玄虚。在他看来,调研就是正儿八经调研,“都知道我是副县长,那调研就捞不到‘干货’”。
“老谢”爱笑,跟谁都是一团和气。眼睛一眯,眼角能挤出好几道褶;呵呵一笑,几乎能看到后牙槽。有了这个特长,“老谢”能很快与老百姓打成一片。通常,见到一般干部,老百姓只远远地行“注目礼”,或者干脆背过身去。碰到“老谢”,老头老太都主动要蹬三轮带他遛遛去。
“老谢”喜欢隐姓埋名,每每“得逞”,他都非常得意。去年7月底,武城县许多地方发生了水灾。 “老谢”坐不住了,想下去看看受灾情况。走到庄科村的石桥,远远的几个村民光着膀子坐在桥头聊天。 “老谢”一乐,自个儿也脱光了膀子,混在人堆里一通打听。谁家的土坯房冲垮了,谁家的农田排水不畅了……聊了半天,谁都没想起来问问他叫啥,只是一口一个小伙儿叫得倍儿亲切。
“潜伏”有时候也会露出破绽。有时候聊着正投入,突然会有人看着他出神,“我在电视上见过你”。或者,不知谁来一句“谢县长你怎么在这里”?一露出破绽,“老谢”通常岔开话题、打个掩饰过去。实在掩饰不过,他也只好亮明身份。这个一点架子都没有的县长,得到了老百姓的信赖。他再去村里调研,许多老百姓就专门在那里等着跟他聊天。
“老谢”是江西人,但是干起北方的农活,也是行家里手。一到老百姓的田间地头,“老谢”必是捋起袖子就下地。除草、打药、拾棉花、抬农机,不怕脏,不嫌累,比自家的活都用心。 “老谢”说,老百姓朴实,你给他帮一点忙,他就把你当亲人。 “亲人”来调研,掏心窝子的话都会说给你。
“老谢”度量不小,别人是否拿他当“京官”,见面是否毕恭毕敬,他从不在乎。但是,“老谢”一进入老百姓家里,却又总是锱铢必较。他说,如何让老百姓信任你?秘诀就在于真情,在于细节。他说:“很多东西是装不出来的。看老百姓坐在炕上,你是否也很自然的并排着一起坐;老百姓端过来的水杯,你是否一把端过来就喝;离开的时候,你是拍屁股走人,还是倒退着离开,跟他告别。这就很不一样。你跟他亲不亲,一个小动作,就说明了一切。 ”
“老谢”从来重视这种细节。在老百姓家,不管老百姓递过来什么杯子,他端起来就喝;不管老百姓给个什么凳子,他接过来就坐下去。武城镇一位农民合作社负责人说,有些干部一来,吃拿卡要还挑剔,老百姓躲都躲不及。但是如果谢县长有段时间不来转转,俺们还真想他。
见“老谢”的门槛从来不高,他无论是在县政府,还是在镇里村里办公,从来都是敞开大门,领导干部、农民群众都愿意过来找他拉拉。
“老谢”住的是武城县干部周转宿舍。拎包入住第一天,他就让人搬走了电视机,随后又挂上了一副孔子像。 “老谢”说,电视那么吸引人,放到这里就想看,他就没有时间记录总结白天的调研收获。
“老谢”的笔记本里,随处可见俗谚俚语。大到政府工作,小到一句对话,只要觉得有所感悟,他都会照录不误。
“老谢”说,自己作为一名干部,尤其参与制定整个国家大政方针的人,不捞点“干货”,制定的政策就会脱离实际。 “好政策都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基层干出来的、从老百姓的嘴里说出来的。 ”坐在办公室生造出来的政策,“只会像流星一样一闪而过,没有生命力”。
“老谢”的笔记虽然很庞杂,但是处处都有系统的思考。
“老谢”喜欢逛乡镇集贸市场。一转就是一个上午。他不是图个乐呵,而是仔细观察并记录这个集贸市场的商品种类。通过集贸市场,他能估摸出一个地方的风土民情、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经济发展水平。
“老谢”是农业部办公厅部长办公室、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出来的“京官”,站在武城县李家户镇的一条商业街上,他思考的是武城乃至整个国家如何发展城镇化的问题;在贫困家庭的炕头上,他思考的是如何完善社会救助保障体系的问题;在老百姓的农田里,他思考的是如何发展农业科技以及基础设施的问题……
一有感悟,“老谢”就打开笔记本,写写画画,每每能到凌晨1点钟。
“老谢”说,他最大的感触就是,下到农村厂房就肯定会有收获。 “当你没思路的时候,当你困惑迷茫的时候,就到老百姓家里去,到工厂去,一定会有灵感。 ”
“老谢”还说,作为一个领导干部,拿不准的时候,就什么都别说,什么也别干,先下去看看,回来就一定能找对方向。
采访结束,记者提了一个问题:你觉得什么样的干部才是好干部?
“老谢”很幽默,借用了一句很时髦的话:“当你离开江湖的时候,江湖上还都是你的传说。 ”
“老谢”,就是这样的一个传说。
□本报记者 任立松 见习记者 张振芳 实习生 李天夫 本报通讯员 王召华 王玉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