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功能糖生产线。
截至目前,禹城企业已经参与或主持了19项国内行业标准的起草或制定。到底是什么力量在推动着“禹城造”成为一个又一个行业权威——
一份最新资料显示,截至目前,禹城企业已经参与或主持了19项国内行业标准的起草或制定。不禁令人好奇,是什么力量在推动着“禹城造”成为一个又一个行业权威?
“禹城拥有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家,拥有一个活跃的创新型企业群体,拥有优越的技术创新环境,这使得禹城的企业始终处于行业发展的最前沿,成为权威也就不足为奇了。 ”禹城市委书记张安民如是总结。
“技术控”老总
禹城的企业家中不乏“技术控”,他们始终对行业新技术保持着敏锐的知觉,这成为拉动企业攀登行业高峰的重要引擎
前一个生产环节“嚼”剩的玉米芯废渣,经过进一步 “榨取”,提炼出用于汽车燃料的乙醇。依靠这项技术,龙力生物一举摘下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桂冠,成为国内5家纤维素燃料乙醇定点企业中唯一不以粮食为原料的企业。这个唯一,意味着龙力生物在该领域拥有绝对的发言权。而更广为人知的是,龙力生物还是食品级低聚木糖行业标准和饲料级低聚木糖国家标准的主要起草者。
程少博,龙力生物的董事长,曾三次带领技术人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在龙力生物的许多员工看来,博士学历的程少博就是一个十足的“技术控”。
10余年前,龙力生物尚未成立,程少博就已经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巨大能量。
当他的饲料公司和装饰材料商城风生水起之时,他的身影不在饲料厂也不在商城,而是活跃于国内30多个科研院所的大院里。
他想寻找到一种可以彻底改写公司命运的东西。最后,他把目光放在了国内鲜为人知的功能糖产业。当时,很多人定义这个项目“不靠谱”——投资巨大,前途未卜。但是,程少博并未因此动摇。他断然放弃了饲料添加剂的老本行,与中国农业大学共同投入到“玉米芯酶法制备低聚木糖”项目的研发中去。最终,这项技术让程少博与他的技术团体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龙力生物也迅速跻身为全球鼎鼎有名的低聚木糖生产企业。
在禹城,像程少博一样的“技术控”老总比比皆是。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刘宗利,创业之初,“低聚糖”仅仅在实验室完成中试试验,从实验品到成品的转化率仅有20%,刘宗利却敏锐地看到低聚糖的价值,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最终建成了国内首条低聚糖生产线。福田科技集团董事长王星云建厂之初,就投身于搜罗功能糖的生产技术,他几乎研读了当时所有木糖醇方面的书籍,从完全不懂成为了行业的资深理论专家。禹王集团董事长刘锡潜也是经常自己翻书、自己试验,自己请工程师,攻克了许多行业难关,依靠自主创新生产的低温豆粕,让全国20余家徘徊于死亡线上的大豆蛋白生产厂家焕发生机……
禹城市科技局局长蔡明忠说:“禹城市的企业家有着非常良好的创新传统,对行业的前沿技术始终保持着敏锐知觉,这已经成为拉动禹城企业攀登行业高峰的重要引擎。 ”
活跃的创新型企业群体
以福田、保龄宝、龙力、禹王生物、通裕重工为代表的专利明星企业,在禹城企业群体中引发了“专利热”
禹城市浩阳公司生产的长丝土工布,是垃圾填埋场重要的新材料,现在,企业通过革新环保工艺,把产品强度提高了3000牛每米,直接延长垃圾处理工程的寿命。产品的强度已高出国标2个专业参数,环保功效的增强,助推企业抢占了国内40多个城市、四成以上垃圾填埋工程市场份额,增加效益2000万。现在,企业从高端高质高效出发,创新产品和环保应用性技术频出。
不止一个浩阳。眼下,通过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降低成本已经成为禹城众多企业提高竞争力的不二法门。
如今,禹城几大主导产业,从原材料的选择到废弃物回收利用,从生产过程全面规避工业“三废”,到技术工艺进行环保“革命”,再到推进终端产品“低碳”出厂,“创新”已经成为禹城企业实现升级转型的重要力量。
更惹人注目的是,禹城已经形成了90%以上的研发机构在企业、80%以上的科研经费来自企业、70%以上的科技成果来自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格局。尤其是以福田、保龄宝、龙力、禹王生物、通裕重工为代表的专利明星企业,更是在禹城企业群体中引发了“专利热”。目前,全市累计申报各类专利581件,获得授权267件,有半数以上实现工业化生产。
“有形之手”下的软环境
禹城通过增加政府投入、积极发展创新平台、推动科技与金融的联姻,打造出了禹城市优越的创新软环境
解读禹城的独特创新基因,可以看到,禹城既有活跃的创新型企业家和创新型企业群体,也有适宜企业创新的氛围。而创新氛围的营造,与禹城有形之手的循循善诱不无关系。
在禹城,连续3年政府的科技经费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与此同时,禹城市还打造了一批创新能力强、示范带动作用大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技术进步对当地经济贡献率高达56%。
集纳行业尖端技术的创新平台,正将科技人才源源不断地吸引进禹城的企业。当前,禹城市拥有省级以上研发机构31家,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国家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中心3家,院士工作站1家,博士后工作站3家。“资金是创新的血液,如果没有资金支持,一切创新都是空谈。 ”禹城市的决策者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经过深入谋划,禹城市率先在全省探索了金融创新模式,融资渠道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涌现了3家上市企业和3家挂牌企业,直接融资总额位列全市前茅。截至2012年底,禹城市已培育各类金融机构40多家,科技与金融的结合,改变了科技型企业融资难的现状,科技金融正成为禹城市高科技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保障。
□本报记者 任立松 本报通讯员 高汝宝 邢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