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02年,古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图。
按正常发展轨迹,德州理应成为卫国文化的幅射区。但由于其君王大多不思进取,无所作为,乏善可陈,因此无法担起重建文化高地的职责。反到是区域外的赵国,经过十几代人艰苦卓绝的努力,到战国后期构筑起了光彩夺目的赵文化高地,并且被后人一代一代传承着……
这又一次应验了古先贤的那句名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公元前602年 (周定王五年),古黄河下游河道发生了自大禹整治以来的第一次大幅度迁徙。
变迁后的新河道由原自宿胥口沿太行山东麓北行,改为东北流至今河南滑县东北长寿津后,河水折而北流,至今河北馆陶县东北,折东经今山东高唐县南,再折北流经德州至河北东光县西会合漳水,折东北流至今河北黄骅县东入于海(如图)。
古黄河从德州由南及北穿行而过,对德州历史文化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而这种影响的实现又是通过社会历史因素,特别是分别位于德州东西部的齐、晋 (国都今山西翼城西。三家分晋后是赵国和魏国)两国集团的长期争夺,最终使德州历史文化形成了以齐文化为主、赵燕文化为辅的格局。
齐晋争夺的背景
周幽王是西周最后一个王,他在位期间骄奢淫逸,宠幸褒姒而 “烽火戏诸侯”,致使周都镐京被犬戎兵攻破,自己也命丧黄泉。
继位的周平王被迫东迁洛邑 (今河南洛阳市),这是公元前770年的事,周王朝进入史称的 “东周”。其后周天子逐渐衰落,地方诸侯各行其是,互相之间施以武力征伐,以强凌弱,政权落到 “五霸”的手中,出现了携天子以令诸侯局面,进入史称的春秋时期 (公元前722-476) 。再后便是秦、齐、楚、燕、韩、赵、魏七国合纵联横,互相攻伐的战国时期。
在春秋战国5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齐、晋 (三家分晋后是赵、魏)两国的先后称霸和围绕黄河下游地区的反复争夺,深刻地影响了德州历史文化的发展。它们的称霸和争夺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齐桓晋文争相收服人心
春秋前期是第一阶段。这个阶段的突出特点是扩大影响力,不以夺占土地为目标。
公元前685年,齐国君主齐桓公在其父襄公灭掉仇国纪国 (今山东寿光市)、使齐国腹地面积倍增的基础上,又任用贤相管仲改革内政,使齐国国力迅速跃升,率先在诸侯大国中走上称霸的道路。他北伐山戎拯救燕国,并为其拓地 500里。
公元前659年,北方戎狄的二万骑兵攻伐邢国 (今河北邢台市),齐桓公纠合宋、鲁、曹、邾等国屯兵于聂北 (今山东聊城市茌平县西),准备前去救邢。由于力量过于悬殊,邢国国都很快被攻破,多半百姓逃难到位于国境的夷仪 (今山东聊城市西十二里)。齐桓公根据大多数逃难百姓的意愿,在此地为邢国重建新城。由齐国无偿提供各种物资和人力,重新规划和建设了宗庙和房舍,并从齐国运来了大批牲畜、粮食、布帛等生产生活物资,使失去家园的邢国臣民很快有了新的城池与归宿,他们对齐桓公感恩戴德。
不久,戎狄又对卫国进行烧杀抢掠。由于卫懿公常年好鹤荒政,大敌当前无法组织起有效抵抗,全国武装力量很快被戎狄消灭,国都及中心地区的百姓多被戎兵所杀,懿公本人也战死,而且尸体零落不全,惟肝完好,无人收葬,大夫弘演拔刀自剖其腹,手取懿公之肝纳于腹中,以己身为棺。
齐桓公率救兵赶到曹邑 (今河南滑县旧县城东),清点卫国幸存的遗民仅有720人。
为重建卫国,齐桓公扶立公子申 (卫戴公)为国君,帮助戴公从卫国边境各邑十抽其三,连同遗民凑成五千,在楚丘 (今河南滑县东)地方仿照邢国模式为卫国重建新城,史称 “封卫” ,这在(《诗经、卫风、木瓜》)诗篇中有详细描述。管仲和齐桓公逝世后,齐国势力衰落。
此后,晋国公子重耳继位称晋文公,他举贤任能,改革弊政,国势蒸蒸日上,很快从齐国手里接过了称霸的接力棒。其时恰逢荆楚 (今湖北江陵市)侵齐伐宋 (今河南商丘),骚扰中原,晋文公率领大军东下华北平原西部,从征讨楚的联姻国卫、曹 (今山东定陶西南)入手,在卫国的城濮地方 (今河南范县南)一举击败了由楚国宰相率领的大军,这即是史称的 “城濮之战”,从此确立了晋国的霸主地位。
晋文公虽然灭了卫、曹两国,但他也效法齐桓公,扶立新君,重建了卫、曹等国,对两国的土地分毫未取。表面上看,齐晋两国先后在华北西部平原的几十年经营,并未给两国增加土地,但两位霸主的这种 “兴灭国、继绝世”的义举,既为他们自己赢得了声誉和地位,也为日后两国围绕下游地区黄河东西两岸的争夺奠定了基础。
齐晋两国的殊死较量与争夺
春秋中后期至战国中期,是齐晋围绕黄河下游地区互相争夺的第二阶段。这个防段双方频繁地进行互相攻伐,并伺机夺占黄河下游弱国、小国的土地。
公元前587年,晋国率鲁、卫、曹等国,对齐国发起了鞌 (今济南市西)之战,打败了齐顷公军队,迫使齐国退回侵占的卫、鲁等国的土地。
公元前557年,晋平公率卫、曹等国攻打齐国,晋军在靡笄地方 (今山东长清县)击败齐军,一举包围齐都临淄城,焚烧城郭,屠杀齐民,由于齐国民众的坚守和抵抗意志坚定,晋军撤退回国。 8年后,齐庄公利用晋国叛臣返晋之机,率兵登上太行山,掠取了晋国边境城邑朝歌 (今河南淇县),以报晋军屠烧临淄之仇。两年后,晋国又利用齐国权臣崔杼弑君致齐内乱之机,率兵攻占高唐(今山东高唐县东),以报太行之仇 (《史记·齐太公世家·晋世家》)。
齐景公起用贤相晏婴后,对外设法“止战”,对内富民强国,齐国国力提升,齐、晋两国争夺缓和。
公元前五世纪,晋、齐两国国内先后进入了多事之秋的境地。晋国发生了六卿专权、倾轧,智氏和韩、赵、魏灭中行氏、范氏二卿,韩、赵、魏灭智氏,韩、赵、魏三家分晋。紧随其后,齐国则发生了 “田氏代齐”,姜氏齐国变成了田氏齐国。 “三家分晋”和 “田氏代齐”两大事件标志着周王朝的历史进入战国时期。
赵国自公元前五世纪初正式拥有邯郸(今河北邯郸市)后,利用赵氏世袭晋国正卿的优势地位,在太行山以东、古黄河以西地区大肆扩张,稳固地占领了今河北南部的大片土地 (此区域春秋中期前主要属卫、邢等国)。
公元前387年,赵国自中牟 (今河南鹤壁市西)迁都邯郸。赵国定都邯郸后,对齐国仍保持攻势姿态。公元前368年,赵成侯派军队攻击齐国边境城邑东阿(今山东东阿县),并一度攻占了齐国长城 (今山东平阴、长清一带) 。公元前344年,赵肃侯派赵军攻击齐国,拔取了高唐 (《史记、赵世家第十三》)。
虽然年轻的赵国攻势威猛,但由于黄河天险和齐国实力强大,特别是到了齐威王 (公元前 356—320)时期,齐国国力出现了自春秋以来第三个高峰。所以说,赵国不可能实现跨越黄河向东扩展的目标。
沿河相持,隔河而治
第三个阶段是战国中期以后。这个阶段主要是齐国与赵、魏国相持,以古黄河为界,沿河自守,隔河而治,使德州区域融入齐国的方向变得不可逆转。
赵武灵王 (公元前325-299)是战国中期以后赵国比较有作为的君主,他在同臣下谋划实行胡服骑射、北向发展战略时,还说过这样的话: “我国东边有与齐国共有的黄河水道,若没有足够的舟船浆楫等设施,没有足够多熟悉水性的人民近水居住,我们凭什么能防守住作为东部边界的黄河水道呢 (《史记·赵世家第十三》)?”
稍早之前,齐威王与魏惠王 (也称梁惠王)在谈论各自国家分别拥有何种“国宝”时也说: “我齐国有 ‘四宝’,其中之一是有一个叫盼子的大臣,我派他镇守高唐,赵国人就不敢往东到黄河去捕鱼 (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
战国中期以后,齐和赵、魏隔河而治已成定局之势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是发生在公元前四世纪四十年代以后双方各自修筑河堤围堰,严防黄河水患的历史事实。
齐与赵、魏,以河为竟。赵、魏濒山,齐地卑下,作堤去河二十五里。河水东抵齐堤,则西泛赵、魏,赵、魏亦为堤去河二十五里 (《汉书·沟洫志》)。这是说齐与赵、魏各自以黄河为边界,齐国在距黄河二十五里处,修筑堤防,黄河大水东下到达齐堤防时不能前进,河水一定在西岸泛滥,使赵、魏受到水灾,反过来赵、魏也这样干。
据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考证,齐和赵、魏于公元前340年后,陆续在古黄河下游地区两岸修筑了绵亘数百里的堤防。直到公元 69年东汉明帝时期,黄河下游地区河道改为从漯水入海,这些堤防在400多年间为防范黄河水患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猜想,类似今德城区 “黄河涯”这样的名称,很可能就是当年齐黄河堤防所留下的历史符号。
自此,直到战国时代结束,德州区域大部分地方成为齐国的领土,而被阻隔在古黄河对岸的今武城、夏津的大部分,则成为赵国的领土。
天时地利人和是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
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考察,使我们认识到,德州历史文化的演变、形成和最终融入齐文化板块,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但古黄河及其下游河道的迁徙,周初平定殷商叛乱,这两点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
其实,按正常发展轨迹,德州理应成为卫国文化的幅射区。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夏商周时代,九州一直是构成三代王国国家基本的地方行政地理区域单位,譬如分别刻有九州名称的鼎被称为 “九鼎”,是三代时华夏国家社稷的象征。九州的界定也是我国地方区域文化逐步分化、形成的起点。
德州位于兖州的中心,卫国是兖州区域内等级和规模最高、最大的国家。卫国占尽天时——它是周初取得平定殷商叛乱胜利后,周成王将周武王原封属给殷商武庚的土地剥夺后,转封给其叔父卫康叔而建立的封国。卫康叔也是摄政的周公旦六个弟兄中最受其信赖的一个。同时卫国还是与齐国比肩的公爵级封国。卫国也占尽地利——它位于中原腹地、古黄河下游与古济水之间的上端,处于兖州的龙头位置,地理条件优越。其地包括今河南东北部、山东西部、河北南部大片区域,既是周王朝王畿外围藩属地,又是原商王朝的龙兴之地。
卫国欠缺的是人和因素。自前十一世纪初卫康叔受封,到前 209年最后一代国君君角被秦二世胡亥废除,从而使卫国绝祀,其间 800多年,除卫康叔初受封时遵照其兄周公旦的嘱咐,较好解决了当时殷商地区普遍存在的酗酒恶习问题外,鲜有有作为的国君。他们大多是不思进取,无所作为,乏善可陈。不仅如此,还出了不少荒诞乖戾、自甘堕落的君主。这使卫国空有政治、地理、规模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春秋战国500年期间同他国的竞争中,表现极其低劣。它先是在春秋早期依附于齐国,尔后唯楚国马首是瞻,晋国崛起后又投于晋的麾下,战国中期后又一直甘当赵、魏国的尾巴国。政治地位也由公降到侯、再由侯降到君,土地面积仅剩下国都濮阳周围很小的地方。由于受人的因素制约,作为兖州内唯一的大国,卫国本来有条件在本区域构筑起文化高地,但它根本无法担当起这样的职责。
反到是区域外的赵国,自前500年正式拥有本属卫国的邯郸地方后,经过十几代人艰苦卓绝地努力,到战国后期在这个地区构筑起了光彩夺目的赵文化高地,并且被生活在这个区域的人们一代一代传承着,直到今天仍熠熠生辉。这又一次应验了古先贤的那句名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德州实际出发,审时度势,顺应人民的愿望和要求,确立了建设区域经济文化高地和美丽德州幸福德州的宏伟目标,这是极具战略前瞻性,极具进取性的科学决策,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市人民持续的团结奋斗,这一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邢国海(作者系市委学校原副校长、调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