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临邑县举行“咱老百姓身边的道德模范”颁奖典礼。在此次道德模范评选中,59岁的王德玲捐肾救子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向世人谱写了一曲爱的赞歌——
世界上有一种爱是最无私的,也是最伟大的,这种爱就是母爱。在临邑县临盘街道办事处小陈家村的王德玲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母亲,为了救儿子,她捐献出了自己的一个肾。
9月27日,笔者来到临邑县临盘街道办事处小陈家村一间破旧的砖房内,见到了正在土炕上休息的王德玲。今年59的王德玲面色蜡黄,身体消瘦,就在几个月前,她将自己的一颗肾换给了儿子,腹部则多了一条长达5厘米的手术疤痕。她没有豪言壮语,只有一句话: “只要能救儿子,不要说一颗肾,哪怕是生命,我也愿意献出。”
祸不单行,她几度绝望
王德玲的儿子名叫陈可新,今年34岁,是小陈家村一位普通的农民。成家后,他一直和父母同住,和父母感情非常好。王德玲说,虽然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但儿子有了好吃的、好喝的,总记得留给父母。
6年前,陈可新被查出患有慢性肾炎,这对王德玲一家来说犹如晴天霹雳。
不久后,另外一纸诊断书验证了 “祸不单行”四个字——王德玲的老伴又被医院查出患了肝癌……
为给父亲治病,陈可新放弃了自己住院治疗的机会,吃了一段日子的口服药,便外出打工挣钱。
2011年4月,王德玲的老伴去世。 “孩子他爹走后,可新的病情也开始恶化,到医院检查时,已发展成尿毒症。”王德玲眼含泪水。 “他从小身体就壮,下田、上树、活蹦乱跳的,怎么会这样啊?”得知噩耗,王德玲抱头痛哭, “医生说,尿毒症能要命啊!”
老伴去世后,儿子是家里唯一的顶梁柱,万一他再有个好歹,8岁的孙子该怎么办?王德玲几乎陷入了绝望。
她的肾救了儿子的命
主治医师告诉王德玲,儿子的尿毒症已是中晚期,要活下来,最好的办法是肾移植。儿子病重的模样让她心碎,可家里哪还有钱去买肾呢?当她得知直系亲属捐赠器官或许能奏效的时候,她如同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我把自己的肾给他,只要能治好他,就算搭上我的命,我也心甘情愿!”王德玲流泪央求主治医师。
幸运的是,经过检查,她的身体状况符合肾供体条件,而且和儿子肾脏的配型结果非常吻合,王德玲欣喜若狂。尽管她对尿毒症病理和治疗过程一窍不通,但她知道儿子有救了。
当初为了给老伴治病,家里就已经捉襟见肘。这次为了筹集10万元手术费,王德玲绞尽脑汁。但几天过后,手术费没凑齐,她从老家借来的几千元也花光了。
每次血透500多元,每个星期至少做3次,为了省钱,儿子的血透被压缩成一周两次。王德玲白天借钱奔走,晚上彻夜在病房照顾,常常几顿饭不吃。儿媳几次要去给她买饭,都被她阻止了。 “可新吃剩下的我再吃,剩不下也不用再买了,我不饿。”
就在一家人艰难度日时,这件事在老家不胫而走,不少村民跑到村委会,你100、我1000地捐款,陈可新所在的济南军区总医院也捐助了王德玲母子2万元善款。这一份份温暖,重新点燃了一家人对生活的希望。
1月12日,肾移植手术在济南军区总医院成功进行。王德玲的一颗肾被植入儿子的体内,永远融进他的生命里。
“吝啬”母亲把每一分钱都省下给儿子
手术过后,王德玲和儿子一同住院恢复,然而这位倔强的母亲却对自己十分吝啬。根据她的身体状况,医生建议她转往重症监护室,以便得到更好的照顾。可无论医生怎么劝说,她都不肯去。 “重症监护室太贵了,可新还需要很长时间的治疗,哪怕一分钱我也要省下来给他。”医生说,王德玲为了省钱,术后一瓶营养药都没舍得用,虚弱的时候吃不下东西,就喝点粥,能吃东西的时候,就吃点从老家捎来的馒头。
就这样,王德玲在医院休息了近半个月,可伤口刚拆完线,她就拖着孱弱的身体回到了农村老家。她的理由很简单,住院费太贵了,她要把能省的钱都省下来给儿子。
回到老家后,亲戚们都来看她,有的提一小篮子鸡蛋,有的拿着过年炸的丸子。可亲戚刚走,王德玲就托人把东西给儿子送了过去,自己一丁点都不留。
王德玲毕竟年纪大了,做这么大的手术,身体很难吃得消,再加上营养不够,她恢复的很慢,直到现在,一到阴天下雨,伤口还隐隐作痛。女儿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常劝她, “妈,身子这么虚弱,好歹也留两个鸡蛋,补充点营养。”可她执意不肯, “可新比我更需要加强营养,我还得省下钱帮可新买药呢。”
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无不透露着这位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但当谈起昂贵的治疗费用时,这位坚强的母亲却几度失声痛哭。“手术之后还要吃药,一年要10多万,我心里没底,担心没钱给孩子继续治下去,那样的话这次的肾移植手术也白费了。”
为了给儿子治病,王德玲家里已举债10多万元,即便如此,儿子依然面临着手术后巨额的治疗费用缺口。如今,王德玲只期盼自己能完全康复,在家种种地,干点零活,赚些钱继续为儿子治病。□本报通讯员 李禄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