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宪利和他的陶鬲作品
□本报记者李晓楠本报通讯员赵庆川
今年57岁的王宪利,拥有中国黑陶艺术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陶瓷协会艺术委员会常务理事等多个身份。作为黑陶工艺大师,他凭借一手高超的黑陶制作手艺,多次被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社、德州日报等媒体报道。
成名已久的王宪利最近再次进入了大众的视野,他制作鬲的工艺被评为经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我学习黑陶烧制方法后,父亲跟我说他会制作鬲,我非常惊讶,因为父亲从来没有跟我提起过。他还把鬲的制作方法告诉了我,让我试试看还能不能做出来。 ”王宪利回忆,家族一直有制作鬲的传统,先辈们制作的鬲曾被不少文人收藏,制作工艺也有文字记载,随着时间流逝,鬲的制作工艺一直在王宪利家族口口相传,流传至今。
而究竟什么是鬲,它的作用是什么?王宪利给出了答案。鬲是古代的一种炊具,样子像鼎,多为圆口,三足中空。在夏商和西周初期,有一个部落活跃在今德州一带,为了能吃上煮熟的食物,部落发明了烹饪器皿——陶鬲,通俗地讲就是古代人的锅。陶鬲袋足容量大,和火的接触面积大,大大提高了食物加工的速度,所以这个部落被古人所尊为“有鬲氏”,与“神农氏”“祝融氏”齐名。“与其他陶制品不同,鬲的制作步骤要多一些,制作工艺也相对复杂。体积较小的鬲也得制作三五天,体积大的则十天半个月。 ”王宪利介绍,鬲有两种制作方法,一种是先用三块调配好的软硬适中的胶泥做成中空的圆锥形,也就是鬲的三个袋足;然后再用一块较大的胶泥制作一个半圆型器皿,将器皿底部掏出三个圆形,大小、距离与袋足相同;另搓粗细适当的泥条沿器皿开口处,把袋足连接起来,随后用泥盘条加捏塑的方法制作出造型。
这种制作方法虽然复杂,但能制作体积较大的鬲。而另一种方法相对简单,比较适用小体积的鬲。取适量软硬适中的胶泥,用手工捏塑的方法制作一个罐子,把罐子翻转过来,底面朝上,用特制的工具拍打底面,把底面拍出三个等距离的凹面,就形成了三个袋足;再手工捏塑加工,使其更加美观和稳固,一个精美的鬲就形成了。
自从开始学习鬲的制作工艺后,王宪利前后制作了上千个作品,最小的高20厘米,而最大的高60多厘米,直径50多厘米。他制作的鬲作为德州历史文化的代表作品,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山东省文博会展出。“鬲有非常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因为它的出现,为我国烹饪文化奠定了基础。希望通过我的手艺将这种工艺及文化传承和弘扬下去。 ”王宪利表示,他将继续开展鬲文化普及讲座,讲好德州历史及鬲的烹饪文化。同时,搜集和完善历史资料考古信息,纪录鬲文化相关史实,通过努力,组织和修建鬲文化博物馆,建立德州市在我国民族文化源流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