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曰坤(中)和社区志愿者讨论社区工作。 记者钟伟摄
□本报记者钟伟本报通讯员丁姗
“有老人有孩子,才有家的味道。 ”5月18日,谈起宋官屯街道十二里庄社区的文明工作,该社区党总支书记纪曰坤表示,社区通过做好一老一少文章,把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成群众的“文明家园”,串起居民生活幸福圈。
宋官屯街道十二里庄社区围绕着“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做什么”这一主题,立足社区实际,围绕重点人群需求,搭建起“社区组织架构+志愿队伍+平台资源”的文明实践体系。他们不断充实实践内容、深化机构设置、完善工作制度、优化资源配置,对接群众需求,做好志愿服务,整合阵地资源,夯实基层基础,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工作落实落地。
办公室让位活动室
走进十二里庄社区服务中心,一进门就能看到社区工作人员在大厅办公的身影。“我们坚持办公场所‘瘦身’、服务空间‘扩容’,将办公室让位给群众的活动室,这样服务群众的场地和项目增多了,群众脸上的笑容也多了。 ”纪曰坤介绍。
社区按照“服务区域最大化、办公场所最小化、社会效益最优化”的原则,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场所进行布局。他们整体设计活动场所功能布局,将所有便民服务等工作全部设在活动场所一楼,方便群众办事。对少数面积较大的活动场所,在确保一楼便民服务室齐全的前提下,还把“四点半学校”、会议室等安排在一楼,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党员群众。
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共1700平方米,除去100余平方米用于办公场所,其他空间全部民用,围绕群众生活需求设立,有温馨如家的图书阅览室、儿童活动室、书画活动室、多功能舞蹈室,以及健身房等共14间功能室。
群众是实践主角
室内一切物品均由专人保管,未经管理人员同意,不得开展其他活动……走进社区服务中心书画室,书画室管理制度在墙上展示的各种书画作品中十分醒目。“场所的建成,只是开始;不断注入文化活力,才能保持社区文化的影响力。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居民群众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他们参与社区文化家园的建设、使用与管理。 ”纪曰坤表示。
去年6月,根据中老年人需求,社区组织设立了辖区内第一所老年大学。在全面借鉴总结优秀地区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征求广大学员们的意见和建议,先期设置了声乐、戏曲、舞蹈、模特表演、绘画手工、文明宣讲等6个专业,首批招生130人。
场所利用起来了,说到管理上,社区也积极发动居民成立以兴趣爱好为基础的志愿者队伍和社团,进一步促进居民自治、自我管理。
现在,社区居民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健身房、书画室、阅览室……应有尽有,社区里活跃着6支社区文化队伍。“我今年55,光在十二里庄社区就住了有20年,越住感情越深,在社区进行文化创作,自己有责任发挥带头作用。 ”社区居民张连旺说,疫情前他经常叫上自己的“画友”去社区服务中心画画,虽然疫情期间书画室不开放了,但是大家也在线上一直保持联系。他说:“住在这里我觉得非常幸运,也感到很幸福。 ”
下绣花功夫唱响主旋律
如何开展好社区活动,并以此为抓手深入推进社区治理,这是社区近年来不断探索的“工作课题”。“场所有了,课程开起来了,活动也要搞起来。我们把志愿者活动作为社区治理的重要补充,主动收集百姓诉求,让服务实现精准‘投放’。 ”社区志愿服务驿站工作人员郭新月介绍。
今年他们策划“爱老嘉年华”为老服务联盟活动,计划组织一支包括医师护士、康复师、理发师、律师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助老服务队,在十二里庄社区为高龄、空巢、失能及生活困难的老人开展义诊、慢病防治、理疗按摩等方面的服务。
社区立足自身实际,充分用好用足“社区文明”这个金字招牌,把文明社区创建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孵化8支社区志愿者队伍、1支党员志愿者队伍、1支青年志愿者队伍等12支志愿服务队伍,围绕道德、科普、法治、爱心、绿色、安全等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主题教育活动。 2019年以来,他们共策划了2个志愿服务项目,先后开展各类志愿活动近50场次,直接受益群众近1.5万人次。
5月10日,社区开展“袋”上我的爱——母亲节线上活动,画出时尚环保袋,本次活动共15名青少年参与,大家自己动手,在志愿者的帮助下,为自己的妈妈制作环保袋。
“我们每年都会举行主题性活动开展文明建设,今年的主题是绿色社区,初期以青少年环保项目为依托,从一个商住小区入手,开展环保活动,普及青少年环保理念和环保知识。 ”郭新月说,“袋”上我的爱——母亲节线上活动只是其中之一。
“生活越来越好,群众对社区文明发展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创新,建设更高品质的社区文化,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纪曰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