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故乡的炊烟
  毛腊梅
  “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罩大地……”儿时的歌谣响起,我仿佛又看到故乡的炊烟。
  一日三餐,生火做饭,炊烟袅袅升腾,飞上屋脊,飞上树梢,盘桓在故乡的上空,散发着草木灰的香味,勾起人的阵阵食欲。疯玩的孩子看见炊烟,一溜烟往家跑,也许还会在灶膛里掏块地瓜或者一根玉米。劳作的人们看见炊烟,就会扛着锄头,赤着脚,吧嗒一支香烟,乐呵呵地回家。炊烟就是时间,就是召唤。有时候母亲也会站在门口,甩开嗓门喊:“回家吃饭喽! ”
  那时候,家长们每年都会为柴禾发愁。年底就会考虑明年去哪里找做饭的柴。等到第二年秋天草木枯黄,全家人出动,去林子里砍柴,然后一担一担地挑回家。路途遥远,担子很沉,扁担颤悠悠的,大人们从不嫌累。孩子们也会跟在后面帮衬,一担柴压在我稚嫩的肩上,疼得我龇牙咧嘴。要歇好几次,才能挑回家。
  一个家,有柴禾就有人间烟火,就有温暖和人气。
  小时候和小伙伴们做得最多的事就是拾柴禾。三五成群的孩子结伴而行,遇上枯枝,小伙伴眼里闪烁着欣喜,纷纷把枯枝往笸箩里塞。拾满一箩,伙伴们就可以在外面嬉闹,捉知了、捉鱼和泥鳅。运气好的时候,能捉一碗鱼或者泥鳅,晚上母亲就会多煮些饭,可以敞开肚皮饱餐一顿。拾的人很多,常常很难遇上枯枝,我们只好割下柳条或者铲田埂上的草皮,晒干后烧火。田埂上,光秃秃的。
  那时候植被破坏,柴禾稀少,价格越来越高。经济再拮据,家家年底还是会备一些粗柴、硬柴,准备过年时用。平时生火就用秸秆、豆梗等,这些柴禾灰多、烟浓,不耐火。
  自从国家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后,家乡的面貌发生巨变。人们做饭不再烧柴,改用电和天然气,炊烟是很难见到了,但田野里绿草如茵,村庄繁花烂漫。故乡越来越美,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更多>>  经济开发区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故乡的炊烟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周末】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