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又逢夏至
  窗外,当栀子花、茉莉花沁人心脾的浓郁花香扑面而来的时候,夏至如约而至。
  据考证,早在2700年前的周朝、春秋时期,先人就发现人的影子长短与太阳的位置和气候变化有关。长久观察后,用土圭测影,就是“立竿见影”的方法,在正午时刻测其影子的长短,把一年中最短的一天定为夏至,最长的一天定为冬至。所以有谚语“夏至至短,冬至至长”。在河南省的嵩山脚下,当今世界最古老的“周公测景台”,就证明了夏至是二十四个节气中,被最早确立的一个节气。它还是古代民间重要的节日,称为“夏至节”。
  古人重视夏至节,在宋朝百官放假三天,走亲访友;辽代称夏至日为“朝节”,朝廷接受百姓进彩扇驱热,赠香囊驱蚊虫;清朝夏至日全国放假一天,举国欢庆。《史记·封禅书》记载,“夏至日,祭地,皆用乐舞”,天子祭地,以祈丰年,纳入了古代祭祀典礼。明清祭地的方泽坛,即今天北京的地坛,明清两朝先后有15位皇帝在此祭地,为天下祈求阴阳调和,风调雨顺,驱瘟逐疫,克难迎祥。
  无论历史怎样变迁,夏至风俗流传至今。民间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夏至吃面是很多地方重要习俗之一。因夏至刚收新麦,吃面也有尝新之意。有些地方把面擀为薄饼,烤熟后夹青菜、豆腐、腊肉等,敬奉祖先。有谚语“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白天就从夏至开始变短。
  夏至养生正当时,也是民间的风俗习惯之一。中医讲究冬病夏治。冬为阴,夏为阳。“冬病”,是指某些在冬季发病或易加重的虚寒性疾病。夏至,正是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之时。通过温补阳气,散寒驱邪,活络血脉达到治疗效果。最近流行的“三伏贴”,就是疏通经络,调理脾胃,鼓舞阳气,增强机体免疫力而治病健体。
  夏至,是夏天的半夏时光。有一味中药叫半夏,它有绝佳的药性,也有奇毒,使用不当可致人死命。传说有个蛇妖叫半夏,住在深山里。有一天,她发现一个年轻猎人受伤昏迷不醒,就把他带回家救治。猎人伤好后,看见半夏绝世美貌,顿生爱意,半夏也喜欢猎人,他们互生爱慕之心。但半夏自知是妖,不敢贪爱,遂把猎人送回家。猎人一夜辗转难眠,第二天一早到山洞来,却看见人面蛇身的半夏,吓得逃跑了。第三天,猎人带着村里的人灭了半夏。半夏临死时恨恨地说,我要生生世世化作草,拯救每个地方,毒害每个地方。所以,半夏既有毒性也有药性,它纠结着爱恨情仇。
  传说很美丽,终不过是传说。现实中的夏至,虽离酷暑不远,但它注定与伤春无缘,与悲秋无染,与酷热无关,它热烈而又温馨,充满激情又时时凉风习习,不让人炎热难受。所以,夏至是最温情最善解人意的节气。“知了”在树荫里咏唱,蛙鸣也时低时高,“芒种忙忙种,夏至谷怀胎”,稻田禾苗已含苞;更是一年荷最美的时候,荷叶铺满池塘,荷花摇曳多姿。“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荷花的清香扑鼻;池塘边,几丛修竹,邻水而生,竹叶婆娑起舞,给夏至的清凉带来浓浓的诗意。
  夏至,又至,我们将迎来最长的昼和最短的夜;在“坐惜时节变,蝉鸣槐花枝”中聆听阵阵蝉鸣,蛙声……
□邓训晶
更多>>  经济开发区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又逢夏至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今周末】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