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袁桥:“调解室”聊天 大小矛盾不出村
作者:村
  袁桥讯 (通讯员 张玮)本是楼上楼下的邻居,却因为噪音问题吵翻了天。街道工作中,像这样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问题不可小觑,稍不注意就会影响社会和谐。围绕创文明城市活动,袁桥镇建设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依托“镇调解委员会-社区人民调解室-调解员”三级网络,为群众提供社会化、专业化的调解服务,大小矛盾不出社区,有效促进了社会和谐,体现出党委、政府对群众需求的切实关注。
  调解员登门 两邻居主动言和
  新年新气象,袁桥社区的邱大爷心情变得开朗了许多,从去年开始便一直困扰着他的一件烦心事儿现在总算顺利得到了解决。前段时间,邱大爷儿媳刚生了孩子,本是件高兴的事情,可是原本就需要好好休息的儿媳和小孙女,却因为楼上租住户太多,噪音太大,无法睡个安稳觉。他多次上楼提醒租房户注意控制声音,结果楼上租住户不但没有接受他的提醒,还反而恶言相向,和他发生了争吵。
  无奈之下,邱大爷向社区负责人反映了情况,负责人在听了他的讲述后,立刻帮他联系了乡镇“人民调解工作室”的调解员。第二天,镇人民调解室的梁老师就到了邱家。
  详细了解完情况后,梁老师一同找到了楼上的住户,并耐心地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大家都是邻居,要换位思考,如果自家亲戚生病做了手术,还因为楼上出言不逊、产生各种噪音影响休息,自然会感到不愉快。 ”在听了调解员的一番劝解以后,三名租房的年轻人顿时觉得有些愧疚,其中一位姑娘还主动下楼向乔大爷道歉,双方握手言和。
  调解员组织帮忙 群众纠纷群众解决
  除了“袁桥社区调解工作室”外,袁桥镇还在其他6个村(社区)建立了人民调解室,不同的是,调解室不再使用比较硬性的法律来解决问题,而是用群众喜欢的“摆龙门阵”的方式来解决家长里短的小矛盾。“调解员”由各社区居民小组议事会推选产生,具有较高群众威望,由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老党员、老村干部、老教师等担任,主要做好基层政策宣传、矛盾化解和情况收集等工作。
  “调解员”制度推行后,进一步搭建了镇村与农民之间的“连心桥”,基本上达到了“小事不出社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调处不反弹”的效果,社会和谐度、群众满意度大幅度提升。群众亲切地把这一制度比喻为消除怨气的“泄气阀”、社会矛盾的“缓冲带”、群众困难的“门诊所”……
更多>>  经济开发区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袁桥:“调解室”聊天 大小矛盾不出村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社会 民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