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城乡“牵手”扮靓家园

干净整洁的龙门民营经济园区。



  12月23日一早,笔者来到龙门街道办事处新华社区何堂村,只见道路干净整洁,隔不远就放置有一个垃圾箱。“城乡环卫一体化真是让我们村子变干净、变漂亮了,日子过得更舒心了!”村民秦洪星说。
  “自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开展以来,龙门街道办事处高度重视,全面发动,打响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并将城乡环卫工作管理制度形成长效机制。”龙门街道办事处党委书记徐桂元说。
  目前,龙门街道办事处“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初步建立,农村环境显著改观,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龙门街道办事处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纪实
见习记者 石可 通讯员 张明智
犄角旮旯,也干净
  “如今,不仅小区主干道,连楼前楼后、犄角旮旯都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军仓社区书记李敬元说:“看着这样干净的小区,老百姓都不随意扔垃圾了,都自觉把垃圾倒入垃圾箱内,等待清洁工来清运。”
  12月7日至14日,龙门街道办事处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环境治理大会战。大会战开展以来,动用推土机、拖拉机等机械2200台,出动人工9600余人次,清运垃圾1000余吨,真正做到了“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缝隙”。
  督导是工作严标准、无死角的重要保障。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中,龙门街道办事处领导身先士卒抓“两头”,办事处主任主抓先进村,对社区干部每天上报的先进村,办事处主任每天下午4点钟实地查看抓落实;由党委书记主抓后进村,每天对后进村支部书记进行约谈促质量。另一方面,由分管班子成员牵头组成3人工作组,全天进行不间断巡回督导检查,做到了“五查四必到”,即查进度,查标准,查问题,查人员机械数,查包村干部、农村干部工作态度,查群众的知晓率参与度,每村必到、每街必到、每胡同必到和每户必到,确保无盲点、无死角、全覆盖。
微信平台,促干劲
  近日,龙门街道办事处鑫河社区书记刘宏伟在办事处组建的“工作微信群”上发出堤上王村干净整洁的街景图。堤上王村,由于即将搬上新建的社区楼,村内房屋拆迁,街道上残留了很多建筑垃圾。但鑫河社区硬是将建筑垃圾全部清除干净,堤上、堤下、军屯共复垦土地384亩,周边街道全部打扫的整洁有序。“俺们村现在的道路,跟城里的道路一样干净哩!”村民王金友说。
  看着堤上王、军屯等整洁的复垦现场,其他社区干部坐不住了。“鑫河社区的几个村子这么难清理,刘宏伟都弄得这么干净,咱得迎头赶上、不能落后呀!”友谊社区书记王东强在社区城乡环卫一体化会议上信誓旦旦地说。
  今年,龙门街道办事处立足工作实际,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组建“龙门街道干部微信工作群”。在龙门街道办事处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部署后,各社区村组纷纷发布自己所属村庄的卫生打扫情况。“微信工作群”成了办事处鞭策后进、学比赶超的“赛马场”。
  突击活动周前两天,评出的后四名,由主任带队到先进乡镇对比参观学习,后两天评出的后四名,由党委书记带队到先进单位寻找差距、提高认识,有效增强了社区和农村干部的压力感,保障了工作的实际成效。
长效机制,保长远
  “长效机制是巩固和扩大工作成果,不断取得工作新成效的保证。我们建立了城乡环卫一体化长效机制,实现环卫工作的制度化、常态化,让保持环境卫生变成村民的行动自觉。”龙门街道党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仇洪雷说。
  今年,龙门街道办事处着力在“有人干事”“有制度管事”“有钱保障成事”上下功夫,切实建立城乡环卫一体化长效机制。办事处成立了58人的保洁员队伍,根据村组大小、实际工作量及各村组集体经济情况,平均每人每月300元,并为每位保洁员配备一辆清洁三轮车。办事处通过社会募集、群众自筹、争取上级补贴以及绩效奖惩运作,建立了城乡环卫一体化长效资金保障机制。今年,办事处安装了170个垃圾箱,投资14万元建设了7个地埋式垃圾池,投资3万余元,为垃圾箱修建水泥底座,加贴文明提示标志。除此之外,龙门街道办事处还把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纳入基层组织建设千分考核办法,每月一考核、每村一打分、每月一通报、每社区一评比。
  城乡环卫一体化,广大群众既是受益者,更是参与者。为提高群众的环卫意识,龙门街道办事处坚持用“笨法”防“巧人”,突出做到“三全部”:村内所有公开栏、电线杆全部张贴明白纸;由包村干部逐户登门送达宣传材料,并全部留取回执和联系电话;村内广播喇叭每天早中晚三个时段播放宣传通稿,全部进行表格记录并于当天上报办公室审核。通过深入细致的宣传发动,做到了家喻户晓、尽人皆知,全面提高了广大群众环卫意识。
更多>>  平原时讯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城乡“牵手”扮靓家园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社会】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