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援疆教师张保国
用知识照亮别人的路
作者:王怀明
  □记者 王怀明 通讯员 刘传祥 朱方臣
  晚饭之后,沏一杯清茶,坐在电脑前,打开QQ聊天室,与几千里之外一群新疆维吾尔族孩子聊天,这已成为平原三中教师张保国的习惯。
  2011年9月,张保国远涉万里,赴新疆喀什地区英吉沙县第三中学支教;2012年7月,他返回平原。一年援疆支教生活,深刻地改变着他的人生经历。
  “每一天,我的脚下是三尺讲台,眼前是孩子们期待的眼神,用知识之光照亮维族孩子的路,这是我的职责。”回忆援疆经历,张保国说。
条件越是艰苦
越要做出个样子来
  2011年9月18日,张保国作为援疆教师、德州援疆支教队队长,带领12名援疆教师远赴新疆,在喀什地区英吉沙县,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
  英吉沙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边陲,是国家重点扶贫县,当地主要是维吾尔族。入疆之后,张保国首先面对的是两地时间、语言、气侯差带来的诸多生活困难。
  援疆前,张保宝是个“旱葫芦”,一天到晚喝不了几杯水。入疆后,当地老乡告诉他:这里气候干燥,要多喝水。“初到英吉沙,每天都喝五暖瓶水,但仍口干舌躁、嘴唇干裂,嗓子像着了火似的。”张保国说。
  在英吉沙,冬天下午八点,太阳还高高地挂在天上;早上九点,天空依然繁星满天。初到新疆,张保国的生物钟被打乱了,白天、晚上打瞌睡,头疼得像裂开了一样,但躺在床上却又睡不着。两个星期下来,睡眠不足,吃不下饭,强烈的紫外线,干燥的气候,折磨得张保国瘦了8斤,人又黑又瘦。
  援疆教师居住处,经常停水停电,上班没有交通工具,当地只提供几辆破旧的自行车,援疆教师又与当地维族语言交流不通,生活很不方便,有的援疆教师开始闹情绪。
  作为队长,张保国强忍着气侯、时间差等带来的不适,逐一到援疆教师宿舍里,和他们谈心:正因为这里条件不好,才需要援疆啊。条件越不好,越是艰苦,我们越要做出个样子来!
  生活不适应容易克服,但思乡想家的情结,才是援疆老师最大困难。来之前张保国已有思想准备:援疆支教注定要坚守寂寞。但到了新疆,思乡情结却还是如影袭来。张保国深知,既然到了新疆,就要藏起所有对工作不利的情绪。
  张保国援疆支教,他的妻子既要带孩子,又要照顾老人。他到新疆两个月时,妻子打来电话,言语中带着哭腔:儿子在期中测评中成绩不好,是有史以来最差的。
  听了妻子打来的电话,张保国心急如焚,思量再三,他给儿子写了一封家书:亲爱的儿子,爸爸不批评你,因为你已经长大了。爸爸在新疆的学生每天都在进步,爸爸也希望你能从这封信上得到力量……
  2012年春节回乡探亲返疆第二周的一天凌晨,张保国接到妻子的电话,说他母亲突然神志不清,昏迷不醒,正在医院检查。那时,新疆刚刚过了午夜,张保国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抱着电话等待消息,天渐渐亮了,母亲的病查出结果,是颈椎压迫神经所致。
  “妻子后来说,给我打电话前,她足足考虑了两个小时,考虑我在万里之外肯定着急,不给我说,怕母亲有意外,自己真的担不起。”张保国说。(下转三版)
更多>>  平原时讯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用知识照亮别人的路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新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