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你方唱罢我登场 秧歌小戏舞飞扬
糜镇农村文化活动助力文明城市创建
  □通讯员 刘福海 侯长舟 报道
  本报讯 7月5日,在一阵喜庆的鞭炮锣鼓声中,糜镇梅家村美笛俱乐部正式挂牌成立。至此,糜镇农村已有16支民间文艺团体常年活跃在基层,演出活动都是安排在下午或晚上,节目有歌曲、舞蹈、小戏、快板等,通俗易懂,老少皆宜,尤其是语言类节目大都是自编自演,演农民唱农民,歌唱党的领导,歌唱美好生活,为文明城市创建添柴加薪。
  糜镇的农村民间文艺活动演出开始于2010年,当时的民营经济大户赵文英看到村里群众特别是老年人农闲时节无事可做,就萌生了创办俱乐部的想法,让农民扭起来唱起来,扭出好身体,唱出好生活。她投资30多万元,把闲置的车间装修一新,搭起舞台,买来座椅和音响设备,场内可同时容纳400人观看。十多年来,文英俱乐部周六下午演出从未间断。
  受文英俱乐部的影响,该镇近几年又陆续成立了15支文艺队伍。演员们大多来自本地农村,也吸引了周围乡镇的文艺爱好者参与。该镇文化部门因势利导,把这些队伍的演出时间按星期进行合理编排,力求每天都有队伍在活动,使这些戏迷歌迷舞迷天天能登台,天天乐开怀。寺后刘村的刘文章、张成英都是70岁的老人,为了图乐呵,在自家门口搭起舞台,招呼村里的老弟兄老妯娌,秧歌一扭就扭了三年多,每周四下午,老两口抬出桌椅,烧好开水,摆好小凳,抱出锣鼓铜器,热热闹闹舞起来。徐阁村的王华亭是该村俱乐部团长,他把村里演出定在周二下午。除了“四不演”即天下雨、村停电、有白事、他住院,其余时间雷打不动。李寺剧团自编自演的《老少换》,演的是一对婆媳因家务事闹矛盾,做儿子的受尽了夹杠气,村干部调解让她们互换角色,婆媳俩终于体会到的了对方的难处和苦衷,和好如初。
  随着各俱乐部演出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也走出村子,到街区,到企业,到临邑县、宁津的乡镇演出,到城区、德州去参加各类比赛,宣传新道德新风尚,歌唱共产党,歌唱新生活。在交流切磋中,提高了自信,增进了友谊,活跃了农村文化活动。
  谈到基层文艺活动的开展,分管文化建设的镇人大主席张修凯信心满满:“基层文化活动演出的主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多从传统文化里汲取营养,要逐渐形成我们自己的特色,要不断充实队伍,节目要紧跟时代步伐,吸引更多的人参与。 ”
更多>>  陵城区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糜镇农村文化活动助力文明城市创建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