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成就“幸福教育”梦想
□ 史军华
作者:丁坞教委
  古往今来,谈论幸福的明白人很多,但好像都没说清楚究竟何谓幸福,也没提供能够区分幸福与不幸福的有说服力的标准。其实,幸福是一种体验,也是一种创造。
  对有事业心、责任感的乡镇教育负责人来说,最大的幸福,莫过于“让教师享受职业幸福,让学生拥有成长快乐”;最大的快乐,莫过于成就“办幸福学校,做幸福教师,育幸福学生”的事业梦想。
  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说过,幸福意味着生活在一种 “沉醉”的状态中,在“沉醉”状态下能动用你的全部或大部技能。近年来,我们丁坞教委一班人,就是在“沉醉”于“争当全市农村基础教育排头兵”、成就全镇教育系统 “幸福梦想”的过程中,取得了全市“‘教书育人、师德建设、教学质量’先进单位”的办学成果。
  为成就幸福教育梦想,我们全面执行以“精心、精细、精深、精致”为内容的“四精”管理,围绕以“抓微观、抓具体、抓过程、抓落实”为内容的“四抓”工作要求,大力实施“名师”培养工程,形成“博学”、“善思”、“敏行”的校风,“认真、耐心、精彩”的教风,“勤奋、好问、乐学”的学风,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教育的高效课堂教学之路。
  为成就“幸福教育”梦想,我们以先进理念武装头脑,促进大家快速成长,进而引领教师干好工作。并深谙了做事业的“九字真经”的内含。
  这就是:“人”—做人、用人,指人脉、人际、选人、用人、留人;“快”—速度致胜,下手早,干得快,结果好。不等,不靠,不挨;“巧”—巧用智慧,思想,办法。善于思考,爱好学习,喜欢总结,注重调研,擅长分析;“狠”—有力度,有深度,有广度,有影响力,有霸气,有征服一切的豪迈之情;“敢”—有胆识,有魄力,办事果断。敢出来挑战,能认识到风险与机遇并存,不怕困难,勇往直前。 “活”—灵活变通,但讲原则;能屈能伸,既能低头,又懂昂首。 “稳”—办事稳妥、稳健,工作用心,用脑。会调整、总结,分析、定位、解决问题,条分缕析,不急功近利。“野”—工作有奇谋妙计,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新”—时刻致力于完善与创新,永不满足。
  为成就“幸福教育”梦想,我们还提醒教育干部做到:一是用心。有好的心态,乐观向上,多检讨,少抱怨;有积极的态度,受岗敬业,全身心投入;二是务实。做到实际、实用、实效,态度扎实认真,禁做虚功和表面文章。必须常深入师生中间,俯下身子,接取地气,解决疑难问题;三是严谨。严于律己,严格要求,遵循章法,一步一个脚印,做事考虑周全,统筹规划,全面设计,杜绝盲目,谦虚工作,搞好服务,做师生的良师益友;四是创新。各学校必须创新,寻突破,找亮点,更新理念,创新方式。要明白形势严峻,不进则退,居安思危,永不满足。
  为成就“幸福教育”梦想,我们以尊师为先导,以倾注“爱”,传递“爱”为正本清源的主题。首先是对教师管理坚持“以人为本”,通过推进教师“阶梯成长计划”,让他们充分体现价值,享受职业幸福。在此基础上,启迪和激励教师真正明确:幸福教育的最终追求是“以幸福教育培养幸福的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必须做好爱心教育。因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我们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都以爱心为基础,爱心立校,爱心立行,爱心立人,当教师以乐观开朗、积极向上、充满阳光的心态走进教室时,就会把阳光播撒在学生的心田,就会把快乐和爱心传递给学生,就能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在爱意融融的环境熏陶下,全体师生才能幸福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为成就“幸福教育”梦想,我们确立“教研先行,凝聚群体智慧”理念。并将这一理念具体体现到学生管理方面。一是抓好幸福德育,为学生幸福人生导航。二是高效课堂引导学生幸福快乐学习。积极推广教学新模式,营造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良好氛围,将课堂教学细化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有效训练”四个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合作探究,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确保特色育人助力学生幸福快乐成长。三是家校结合,构筑教育网络。在这方面,我们以成立家长委员会为载体,定期召开家长会,挖掘教育资源;教师定期家访,形成教育合力,尤其是对留守儿童,指定“代理妈妈”,从各方面给予关心呵护。家校结合,齐抓共管,撑起安全保护网,助推他们快乐成长,让所有孩子共享幸福教育所带来的恩惠和红利。
  为成就“幸福教育”梦想,我们还积极争取领导支持,使全镇学校的硬件和软件,都发生了喜人变化。并切实做到:“抓规范树形象,抓质量上台阶,抓管理促发展”。第一坚持抓提高工作效率,等不得,慢不得,懒不得;第二坚持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说到做到,不打折扣,务实高效。
(丁坞教委)
更多>>  乐陵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成就“幸福教育”梦想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副刊】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