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寨头堡乡土地流转“转”活农村经济
集聚资源“孵”出大产业
  本报讯 7月10日,笔者在寨头堡乡位于郑庙村的璞真农业生态园看到,池塘里郁郁葱葱的荷叶又大又圆、青翠欲滴,犹如一把把绿色小伞。含苞待放的荷花亭亭玉立,格外引人注目。三五只白鹭时不时在这片绿色的海洋上空盘旋,编织出一幅色彩斑斓的美丽画卷。
  “4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闲置的荒地和废弃的窑厂,如今,已遥身变成了生机盎然的农业生态园。这多亏了土地流转后,乡党委政府的创新思路和对我们的大力帮扶,否则这个产业项目不会轻易落地。 ”璞真农业生态园项目负责人王国良介绍说,“这个项目总投资1700万元,一期占地400亩,包括16个藕池、10个垂钓园和80亩的苗木种植区。这些用地都是在政府的支持和村集体的统一协调组织下,以每亩地每年1000元的价格从村民手中流转出来的。农民不仅收到一笔土地流转金,每到种植、采藕等用人季节,还可以前来打工多挣一份钱,和我们生态园也算实现了双赢。”
  近年来,寨头堡乡充分发挥政府引导、政策推动、市场拉近、农民主动的作用,把土地流转作为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创新土地流转模式,通过推进能人大户示范型、村组织促成型、合作社引领型等,充分优化农业土地资源配置,使土地“转”起来,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该乡盖家村专门研究小麦的种粮大户弭尚岭是典型的能人大户示范型实例。他通过土地流转集中了东灶村的800亩土地种植自个研发的系列“弭麦”,实现了规模化种植经营,在增加自家收入的同时,带动了该村农户的增收致富。
  去年,该乡丁家村在两区同建中,当年拆迁、当年建设、当年入住、当年复垦,198户居民乔迁新居,当年整合出200亩土地。为尽快盘活这些土地,该乡先后多次组织村干部到聊城莘县等地考察学习,最终决定,结合该村地热渗水井资源优势发展大棚果蔬种植,当年便成立了总投资2000多万元的富众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专门聘请山东鲁建规划设计院的设计师进行了高标准规划。村民可随意愿入股,合作社实行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并为农户统一提供技术、信息等服务。
  “该合作社除了规划建设42个果蔬种植大棚外,还规划设计了果蔬产品交易区、停车场等。目前,一期12个大棚主体构架工程已全部完工。一期竣工后,每个大棚可净赚10万余元,增加农民年均收入8000元,解决100余人的就业问题,真正实现了群众安居乐业。”丁家村村党支部书记王兆杰高兴地说。
  “土地流转盘活的农村大量闲置土地,如何复垦,让群众受益,是我们近年来一直思索和行动的,带动产业项目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要真正达到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的目的。”该乡党委书记赵凤由衷地说道。 本报记者 侯月霞 宫 娜
通讯员 崔美强
更多>>  乐陵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集聚资源“孵”出大产业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1 版:时政】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