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聚力赋能 厚积薄发
——解析禹城市乡镇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现象

辛店产业园鸟瞰


  

□□本报记者本报记者杨德林杨德林刘德坤刘德坤本报通讯员本报通讯员李月李月
  12月25日,走进位于禹城市张庄镇工业园的山东源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现代化的生产车间、先进的生产工艺、繁忙的生产场景,让人印象深刻。“我们从北京整体搬迁过来,2022年建成投产,主要从事新型耐高温铝单板、铝制复合板研发、生产和销售。今年可完成销售收入1.3亿元,是去年的1.5倍。”公司董事长张少格说。
  源晟新材料公司快速发展是禹城市乡镇工业园区厚积薄发、快速发展壮大的一个缩影。目前,禹城市共建成乡镇产业园区10处,完成投资260亿元,入驻企业500余家,且产业各有特色、集聚度高、税收增长快。随着近两年进入爆发期,有不少乡镇产业园实现税收翻番,形成了令人瞩目的乡镇工业园区发展“禹城现象”。特别是今年以来,乡镇产业园迎来积势突破、全面爆发的阶段,各乡镇全部立下园区税收“连续5年翻番”的军令状。
新理念引领,打造全域产业发展平台
  12月12日,禹城市衡睿电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排排的工位前,员工正在聚精会神地生产电子元器件,“我们主要生产家用电器等电子设备配件,可容纳就业120余人。”该公司经理于正亮介绍说。
  衡睿电子公司入驻在十里望回族镇工业园。目前园区内入驻企业8家,成功培植了宏钏新能源装备、北源机械设备等骨干企业。在工业园的强力带动下,十里望回族镇由传统农业乡镇大踏步向新型工业强镇跨越。前11个月该镇实现工业产值18.08亿元。
  近年来,禹城市将乡镇产业园建设作为壮大县域财源、打造工业强市、培育产业龙头、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发挥全省首家设在县级的国家级高新区优势,顶层设计、照图施工,全力支持乡镇产业园建设,打造了“高新区+乡镇产业园”的全域产业发展平台。
  特别是各个乡镇工业园不是各自为战,有着鲜明的指导思想和紧密的内在联系,有机互补,错位发展。纵向来说,全面突出高新区创新引领的主导作用和乡镇园区辅助配套的功能定位,高新区坚持千万级税收标准,重点引进“大高精外”项目、高新技术项目、总部经济项目、生产型服务业项目、外向型经济项目;各乡镇产业园坚持百万级税收标准,重点引进高新区企业配套项目、乡村振兴项目、具备成长能力的劳动密集型项目,推动高新区、乡镇园区同向、错位、互补发展。横向来说,各乡镇园区结合现有产业基础和发展规划,选择1至2个具备发展优势的产业或细分行业,走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道路。如,伦镇创新创业园,以数控机床生产为主导,整体承接济南雕刻机产业转移,入园企业100余家,被评为国家农村创新创业园区。
  探索“一区多园”新机制。禹城市坚持“‘帽子’共戴、政策共享”,选择符合条件的乡镇产业园设立高新区乡镇分园,发挥国家高新区在品牌输出、技术转移、项目申报、企业扩散、联合招商以及搭建人才、资本、信息共享平台等方面的优势,让乡镇产业园在招商引资、产业发展等方面,享受国家级名片的政策和红利。
筑巢引凤、聚力赋能,打造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镇上设置了‘一三五’企业服务开放日,金融、人力资源等服务专员直接到园区帮企业解决问题,镇主要负责同志帮助对接高校院所,助推技术研发,公司现在已经有50多项专利了,极大地振奋了发展信心。”辛店镇中创智谷产业园区济俊消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天助说。目前辛店镇立足消防设备和水处理设备,入驻企业28家,2022年园区销售额超10亿元。
  近年来,禹城市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双招双引”等方面深耕细作,为禹城市建设工业强市打造了新的增长极。在招引项目方面,积极建设园区,为项目提供了全方位的平台支撑,大幅缩短建设周期,大部分项目从引进到投产,只需要不到一年的时间,很多企业中断生产搬迁的时间不超过一个月。在集聚高端人才方面,禹城市依托乡镇产业园建设“返乡创业园”,建立返乡创业人员信息每月统计报送制度,制定《在外人才返乡创业就业支持政策清单》,为在外人才返乡提供良好的事业平台和发展空间。目前,该市已有1.46万人返乡创业,直接带动5.37万人就业。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禹城市在乡镇产业园区规划建设中推出定制式厂房,大幅缩短了项目建设周期,满足了企业搬迁中客户不丢、订单不断的需求。同时,加强乡镇产业园运营管理,对入园项目开工、建设、生产等环节,积极做好跟踪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厂房外的困扰”,最大限度减少企业运行成本,让入园企业专心致志做好“厂房内的业务”。目前,该市乡镇产业园已经培育57家规上企业、12家高新技术企业、19家进出口企业。
  力促项目高端高质发展。禹城市建立健全项目准入机制,全力招引含新量高、含绿量高、含碳量低的优质项目,绝不让乡镇园区成为“小散乱污”集聚地。狠抓园区考核,以产业集聚度、亩均效益为重点,建立乡镇产业园年度综合考核评估、中期考核评估和创建验收机制,提升整体效益。
梯次培育、接二连三,探索强镇富民新途径
  在禹城市十里望回族镇工业园的德州食雨食品有限公司车间里,工人正在忙着生产凤椒泡爪、风味熏肉等特色农产品。近年来,该企业主动对接市场,大力发展农特色产品,成长为集科研、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规模龙头企业。
  近年来,禹城市在园区经济发展中,布局从粮食种植到深加工,从一般工业到高科技产业完备的现代产业体系,引导各类园区在产业上互补,在招商中协同,在发展中互动,实现“接二连三”,强镇富民。在企业培育上,培强企业梯次方阵,招引外来项目与培育本土企业、发展大企业与扶持中小微企业并重,推动各类企业梯次升级。
  禹城市围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乡镇产业园,促进社区居民实现就地就业。为使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群众,禹城市出台稳收返还等支持政策,赋予乡镇“财权”,针对乡镇产业园区内企业(经认定)纳税县级留成部分,100%返还奖励,支持乡镇发展产业,改善民生。莒镇围绕莒东社区、莒镇社区,一体推进工贸区建设,打造区域产业发展高地;辛寨镇围绕梁河社区,建设创新创业产业园。截至目前,该市产业园区带动群众就业1万人,平均月收入4000元以上,其中30%为首次就业,通过群众就地就业,将青壮年劳动力留在乡村。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聚力赋能 厚积薄发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3 版:经济·观点】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