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袁桥镇西王张屯村成立红白理事会——
红白事新办简办 倡树新风人人赞
  

□本报记者李莉本报通讯员曲学波
  “我们通过开直播的方式,让亲友线上参加婚礼,感觉特别有意义。”前不久,德州天衢新区袁桥镇西王张屯村村民李瑞雪通过抖音平台直播了自己的婚礼,新郎用扎着红丝带的电动车将她接进门,没有华丽的仪式、没有宴席,却收到了很多亲朋好友的“云”祝福。
  这场“云”婚礼是李瑞雪响应村里大力倡导红事新办的一个新形式,彰显了西王张屯村全力推进移风易俗的决心和力度。早在10年前,村里红白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之风盛行。为了让村民减负,村里决定成立红白理事会,成员由村干部和村里德高望重、有影响力、热心的老党员和群众代表组成。
  理事会主要职责是宣传贯彻婚姻、殡葬政策法规,并通过制定红白事标准和流程,为大操大办戴上“紧箍咒”。红事不使用豪华车队,尽量控制在6辆以内;每桌宴席不超过300元。白事提倡放哀乐,取消吹鼓手;取消披麻戴孝,改为戴黑纱,其他亲属戴白花;统一吃大锅菜,不吃席、不回礼。同时,通过红白事标准上墙、召开村民大会、大喇叭广播、发放明白纸、悬挂宣传条幅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让村民入脑入心,自觉遵守。
  “自从有了红白理事会,红白事该怎么办都有了标准,大家都按规定来,经济负担没了,幸福指数自然提高了。”村民李文选说,如今,在西王张屯村,大伙儿说起红白理事会给村里带来的变化,连声称赞。
  近几年,西王张屯村更是把移风易俗工作作为推进乡村文明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村里选树“好媳妇”“好婆婆”等典型,弘扬孝老爱亲、尊老爱幼、和谐邻里的优秀传统。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方式进行大力宣传,让身边事影响身边人,以典型引领文明新风,倡导村民做移风易俗、文明新风的见证者、实践者、宣传者。
  “红白理事会成员就像‘大管家’一样为村民服务,同时也是监督者,谁家办事不符合规定,会第一时间提醒并制止。如今,村里红白事‘瘦身’,文明村风‘加码’,村民得到了实惠,对移风易俗改革的做法更加认可了。”西王张屯村党支部书记李少东说。
  目前,村民即将搬入新社区,但是新社区没有村民集中办红白事的场所。为此,李少东正多方申请协调,争取为大家解决这一难题。“近年来,村里带动村民转观念、破旧俗、树新风,让文明新风吹进了百姓心田。下一步,村里将积极创新方式方法,让村民感受到移风易俗改革带来的便利,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李少东说。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红白事新办简办 倡树新风人人赞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