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从德州历史上的大儒董仲舒身上汲取廉政智慧
董仲舒廉政思想36则
(连载)
作者:未完待续
  □郭付军
全面考察保廉洁
  董仲舒看到了对官吏考察的重要性,一次上书中他说,“扶衰止奸,本在吏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物价上涨,人民饥饿死亡,盗贼纷纷起事造反,都是官吏治理无方造成的,应当“考察天下领民之吏”,优化官吏的设置和使用,来消灭各种乱象,使“百姓各安其业”,达到善治的目的。
  他提出了一套考察贤才方法:虚心向被考察人周围的士人请教,观察他所做事情的来龙去脉,要注重和其他贤才商量,征求大众意见,了解到他们的内心真实想法,更要深切地体谅他的情志,观察他的喜好和厌恶,以省察是忠厚君子还是奸佞小人。还要考察他们过去的行为,并与当今的情况进行验证,特别要观察他们日常的所作所为,要注意观察他是否喜欢承受古代贤人的优秀品质,他的对立面是哪些人,他怨恨什么人,他所尊重的人,他经常为何而争执,还要分别他们的亲族和姻亲,来分析他的成长环境。这一套选人用人的方法,直到今天我们看起来也是很实用的。
  “试玉需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考察人才,既看他的一时一事,也看长远、看大局。董仲舒强调要看正反两个方面,不能义气取人。他说“闻其声,则别其清浊;见其形,则异其曲直”。在浊之中一定要看到他的清;在清当中,一定要知道他的浊;在曲当中,一定要看到他的直;在直当中,一定要看到他的曲。不用显著的遮蔽细微的,不用众多的去掩盖寡少的,要把好事、坏事、美事、丑事与他们各自的行为相对照,才能得出公正的结果,切不可以偏盖全、一恶遮百善、一美遮百丑。真正能把黑与白分别清楚,就能选到真正的贤能之人。有了这样的导向,老百姓就知道该如何去留进退了,国家就能实现善治的目标。
揽名责实,不得虚言
  “没有考核,就没有管理”。官吏考核事关行政效率、吏治清明,对政治体系的运行和社会的发展安宁至关重要。
  注重实绩是古今通用的一条官员考核原则。董仲舒说“揽名责实,不得虚言”,要倾听群众的反映,看看他的名声好坏,更要考察实际政绩,在实践中检验官吏的治理成果和实际贡献,绝不能用虚有的名声来代替官吏的实际表现。
  董仲舒强调积累的重要性,从小事做起,从细处着眼。善恶都是慢慢积累起来的,“众少成多,积小致巨”。做的好事积累多了,自然名声显达,德行彰著,自身也受人尊重。积善在自己身上,就好像逐渐长大而自己不觉察;积恶在自己身上,好像灯火消耗油一样,人也不容易看出来。所以考核更要注重从小处着眼,从长期观察,不拘泥一时一事,这就是“考其所积也”。
  工作成绩的产生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有一个积累过程,不能凭一时一事的表现来决定官员的实绩好坏,要看长远、看积累。他说“考绩之法,考其所积也”。考核官员政绩的方法就是要考察他们所积累的功劳和过失。有时因为特殊的机遇,一个官员到任后短时间内会产生突出的成绩,但从长远看,由于缺乏全局眼光和战略思维,政绩却是平平的。也有的官员可能由于一时的特殊情况,到任不久就出现了失误和问题,但从整个任期看,是有能力有魄力的,也能做出成绩来。所以考核干部看短期也看长期,看成绩也看过失,总体评价,实绩为上,这才能得出公正客观的考核结果。
  如果本质是善的,并向着善的方向努力,经过不断积累,事业必然会做大。官员到任,以“为天下兴利”为目标,就象“春气之生草”那样,一点一点的积累。“是以兴利之要,在于致之,不在于多少;除害之要,在于去之,不在于南北”。特别是涉及有利于群众的事情,毫发必兴,不以利小而不为;有害民众的事情,再小也必须革除。行者常至,为者常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把“利民”作为执政治国的价值标准,具有民本思想的积极意义。兴利与除害两者结合,来评价官吏的实绩。
从 “文质彬彬”
  到 “先质而后文”
  董仲舒强调“贤愚在于质,不在于文”。“文”“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个概念,广泛应用于文论、人才、礼仪和社会治理特征等方面。就人才来说,“文”指外在表现,“质”指内在品质。孔子有句名言:“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朴胜过文饰,则显野粗、豪直;文饰胜过质朴,则显虚伪、曲折,质朴与文饰搭配均匀,调和得当,才是真正的大雅君子。
  董仲舒继承了孔子的观点,他说“质、文两备,然后其礼成”。符合文质兼备“礼”的社会状态是他心目中最高的治理追求,但“文质彬彬”的状态确实不容易做到,如果在“文质”之间做一选择的话,董仲舒选择了后者,他说“俱不能备,而偏行之,宁有质而无文”,“《春秋》之序道也,先质而后文。”没有刻意的粉饰,没有华丽的装潢,没有词藻的妆扮,只坦诚,只有率真,只有心直口快,反倒显得更实际更有用,正是社会治理所需要的人才!
  他举了一个例子:按照《春秋》书事达理的表现方法,中原诸侯拜访鲁君,一律用“来朝”两字表达。朝见时总免不了一套繁文缛节的礼仪。介国原本只是一个东夷小国,其国君名叫葛卢。夷狄之主,不熟悉“来朝”的这一套礼仪,没有行诸侯见鲁君之大礼,所以僖公二十九年冬季,《春秋》书作“介葛卢来”四字,而非“来朝”。考虑到他能够主动朝见礼仪之邦,说明其心中已经萌发向往仁义、趋近王化的意向了,其动机值得肯定,应该给予鼓励和褒奖,因此《春秋》称呼他的名号。然而,如果徒有文饰而失去质朴之本性,不但不符合礼的要求,而且还会滋生出许多罪恶的事端。 (未完待续)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董仲舒廉政思想36则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德州记忆】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