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把民生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民生优先 幸福生活有“质感”

沙王河景区一角






减河湿地公园


  □本报记者胥爱珍见习记者黄晓龙本报通讯员王立青
  棚户区居民住进宽敞明亮的楼房;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来自北京、省会城市的优质教育;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殷实的生活更甜蜜……一桩桩、一件件广大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实事,犹如一股股“民生清流”,流进千家万户,让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群众生活得更有尊严、更加幸福。
  民生持续改善的背后,离不开自上而下的重视和“真金白银”的投入。近年来,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始终坚持“执政为民”“共建共享”理念,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经济改革发展成果。今年前三季度,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1亿元,增长10.25%,其中民生支出达15.1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1.03%。
高质量棚改项目 托起百姓安居梦
“眼看着新楼一天比一天盖得高,心里很激动,希望早点能搬进新房。 ”最近,宋官屯街道中曹小区孙敏峰有时间就到曹村社区二期工程工地转转,期盼社区的楼房早日竣工。
  曹村社区是原宋官屯镇前身曹村公社的驻地,是当时城郊的繁华区,但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逐渐被边缘化。 2017年,德州市将曹村社区二期建设纳入棚户区改造计划加快推进,并配套建成高标准的曹村小学,打通广达路、萱蕙路,与沙王河水生态系统及水环境综合治理北段工程融为一体,全面激活了经开区西北角这个“被遗忘的角落”,让棚改后的群众不仅住进楼房,还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便捷交通出行、优美居住环境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
  像曹村社区的居民一样,自2015年以来,我区越来越多的群众感受到棚户区改造带来的实惠。 2015年以来经开区实施的棚户区改造项目分为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共涉及5大社区、1万余户回迁户,建筑面积308.77万平方米,总投资额达到111亿元。今年以来,共实施城建项目76个,已完成投资15.57亿元。 2015年至2018年棚改项目累计完成产值43.87亿元。其中,2015年和2016年棚改项目正在进行室外配套收尾和建筑单体竣工验收程序;2017年棚改项目曹村社区二期主体已封顶,小刘社区预计10月封顶;2018年棚改项目工程基础和主体正在施工。“不但要建好棚改楼房,还要让上楼群众住得放心、舒心、开心。 ”经开区城乡住房和建设管理部部长马金东介绍,该区把确保棚改项目的建设质量作为重点,制定了《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棚户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及处罚措施》,对项目综合管理、进度、安全、质量以及室外工程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作出了明确细致的要求,每周五由建设单位、监理、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等人员组成联合督导检查组,对建设项目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下达整改期限和要求;同时全力加强建筑安全生产管控,组织建筑施工安全专家开展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检查,聘请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查,确保项目高质量推进。
强基础重改革打造德州教育示范区
“新教学楼宽敞明亮,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兴奋。 ”9月23日,经开区抬头寺镇中学校长李华建介绍,得益于经开区基础教育硬件提升规划的实施,今年秋季开学,全校师生用上了新扩建的教学楼。“今年是我区基础教育硬件建设三年规划的最后一年,教育优质均衡全面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夯实。 ”经开区社会事业管理部部长王金刚说。近年来,经开区扎实推进基础教育硬件设施建设,先后投资17亿元,对24所学校进行标准化改建,新建、扩建的12所高标准中小学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最后一处平房校舍曹村小学已于2018年10月搬入新校园,最后一处农村初中抬头寺镇中学于2019年9月搬入新扩建的教学楼。
  教育综合改革深入推进。今年,经开区在10所小学推行集团化办学,5名优秀校长到农村薄弱小学任职,推进城区骨干教师农村支教工作;任期已满校长重新竞聘上岗,重新考核定级;在全市率先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向农村教师倾斜,为104名20年以上教龄的农村教师申报副高级职称,其中66名顺利通过评审,激发了一线教师投身教育的积极性和活力。
  合作办学全面推进,打造优质教育高地。今年5月,北京八中选派校长到崇德中学任职,通过师生赴京游学、跟岗轮训、师徒结对、团校建立、实地指导、新教师集训、特色作业编写、校园文化参观、宿管机制共享、阅读平台共享、校长家访教师、开学典礼体验等措施,全面引进北京八中办学理念和管理模式。同时,山师教育集团坚持将3所托管学校纳入集团统一考核管理,指导开展教师培训、主题研讨会、家长大讲堂和师生德育活动,并选派优秀师生到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研学,开拓了师生国际视野。目前,全区形成山师教育集团、北京八中教育集团、区内集团化办学三大模块相互融合、共同提升的办学新格局。“要借助外部资源‘为我所用’,在不断拓宽视野、接受新鲜事物中创新,激发教育工作内在的生机和活力,努力实现打造德州教育示范区目标。 ”8月30日召开的全区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市政府党组成员、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鄂宏达强调说。
文体惠民 点亮精彩生活
  每天下午3点,家住簸箕刘小区的市民徐立平就来到管委会广场,参加新城社区和谐之声合唱团的活动。和谐之声合唱团由5个会打鼓、唱歌、唱戏的退休市民自发组织,已经成立了七八年,现在成员有30多人,其中年龄最大的82岁,最小的55岁。老人们说,每天在一起活动的时间是他们最快乐的时候。“人老了就得有自己的兴趣,现在我们每天唱唱歌、健健身,幸福的生活多姿多彩。 ”徐立平说。
  近年来,经开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狠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社区、村各类文化设施,不断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让人民群众在文化的滋养中享受美好生活。为了让老百姓充分享受改革发展成果,丰富百姓精神文化生活,经开区相继打造了董子园、减河湿地风景区、太阳谷等一系列公共文化活动场所,满足百姓休闲活动需求。规范提升了一批城市文化广场、农村小广场,今年投入资金105万元招标图书,更新补充综合文化站及社区农家书屋图书,通过积极组织开展读书月活动、广场舞大赛、道德讲堂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让人们充分感受蓬勃向上的精神文化活力。今年以来,开展董子文化街庙会、庙会文艺汇演、非物质文化遗产月、非遗培训等活动,送戏下乡177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1200余场。投资400多万元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板式网球场地10块,目前已完成招标,正在建设中。德开小学体育设施已对外开放。“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的文化需求不断升级,文化消费热情不断高涨。”经开区社会事业管理部文化科科长张桂兰介绍,去年举办的省文化消费季期间,全区25家企业参加活动,共使用省、市级消费券约128.9万元,实现消费总额约655.86万元。“今后,我们会顺应需求,不断创新改革,提供更加丰富优质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让更多优秀文化滋养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 ”张桂兰表示。
  图①:已建成的曹村社区一期工程
  图②:崇德中学组织学生到北京八中游学
  图③:宋官屯街道组织广场舞大赛
  图④:风景优美的董子巷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民生优先 幸福生活有“质感”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7 版:经开区】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