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上接1版)
  困难群众按贫困指数排序,最需要救助的对象始终排在最前面,使救助始终围绕“最困难的人”。据介绍,平台整合了民政、扶贫、残联、人社、住建、教育等15个部门的信息数据,建立了覆盖全县困难群众的大数据库,部门之间数据共享,并实时动态更新。
  对申请救助人员实行“肯定式”纳入,并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签订诚信承诺书。对经查实的虚报人员,将纳入失信人员数据库,并不再删除,其再次申请救助事项,将启动“否定式”审查。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格局,大大提高了救助精准度。
  “利用大数据库,我们可以统筹全县有救助职能的部门资源,各部门在实施救助活动时,都从大数据库中选取救助对象,实现一门受理、多元共助,避免了重复救助、交叉救助、遗漏救助,使救助更加阳光、规范。 ”临邑县副县长郑秋红说。
放权限,救急难
  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更多救助服务
“以前申请低保要跑好几趟,现在只需拿着身份证,到村里的民生服务室,不到5分钟就能办完,钱会直接打到银行存折上,非常方便。”临邑镇朱家胡同村村民朱兆芳说。
  在临邑县,村民不出村就能办理的救助事项,不仅有低保申请,还有特困供养、临时救助、残疾人两项补贴、危房改造、困难党员救助等18项救助事项。这得益于该县推行的属地审批救助管理模式改革。“我们将与群众密切相关、量大面广的12项救助审批权,包括农村低保审批、特困供养人员审批、危房改造审批等,下放到乡镇,由原来个人到乡镇申请、乡镇审核申报、县级审批,改革为‘村级申报、乡镇审批、县级监管’的救助管理模式,实现了扁平化管理。同时再造工作流程,实行实时办理,最多压缩办理时间27天。”临邑县民政局局长刘兰波说。
  县里有社会救助中心、乡镇有民生民政办公室、村有民生服务室,三级为民服务体系的建立,让困难群众就近就地即可申请办理救助事项。与此同时,社会救助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在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的同时,临邑县突出解决“急难”个例,设立了百万元重大疾病医疗专项资金,将原来针对特定人群的重大疾病救助,拓展为全体城乡居民,对患有白血病、尿毒症、器官移植等特殊病种的城乡居民,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报销后,对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分别按不低于5%和10%的比例救助,对家庭特别困难的适当提高标准。
  随着社会救助制度体系的“网底”不断筑牢,临邑县社会救助“救急解难”的成效初步显现。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上接1版)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要闻·综合】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