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夏津小伙徐如松——
林下养蚯蚓 带富40人
□本报记者尹晓燕本报通讯员邓美平
  10月8日,走进夏津县双庙镇清凉寺村的蚯蚓养殖基地,只见一大片茂密的杨树林下,养殖床铺设得整整齐齐。“这片100多亩的养殖基地是我们村徐如松搞起来的,别看小伙子年轻,特能干,现在带动周边12名村民一起养殖蚯蚓,还有28名村民常年在基地打工,不仅村民增收,村里这些林地资源也充分利用起来了。 ”村党支部书记徐夫胜说,村里打算依托这一产业,进一步支持基地扩大规模。
  今年30岁的徐如松大专毕业后选择了回乡创业,做过餐饮等小生意,2013年开始瞄准蚯蚓养殖。“蚯蚓可以用来制药、做化妆品、处理污泥等,用途非常广、繁殖也快,这里的气候很适宜它生长。 ”徐如松介绍说,清凉寺村位于西沙河水库北岸,是西沙河故道沿线村落之一,林木资源丰富,仅清凉寺及周边村庄林地面积就近千亩,为发展蚯蚓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下定决心的徐如松,先后到辽宁、河北、河南等地考察,学习养殖技术,回来后先开始了实验性养殖,2016年在村里承包了100多亩杨树林扩大养殖规模。“每亩一次性投入9000元左右,可以连续10多年收益,1个月左右繁殖一次,除去饲料费、人工费等,每年亩均纯收入5000元至8000元。 ”自己富起来的徐如松没忘记乡亲们,有对蚯蚓养殖感兴趣的村民他都义务传授技术。
  64岁的孙德广从去年开始,租了2亩林地也养起了蚯蚓,仅今年前8个月就挣了近2万元。“每次向如松咨询养殖技术,他都很耐心,现在我们都加入了他成立的养殖专业合作社,饲料来源、销路都不愁。”孙德广告诉记者,基地与天津的一家制药厂签订了订单合同,蚯蚓由合作社统一回收、出售。此外,养殖基地还常年雇用了20多名村民打工,主要用机械添加饲料、浇水、收蚯蚓等,“这些活易操作也不累,1个月能挣2000多元,还能顾家,大伙儿都愿意去干。 ”69岁的腾召金说。
  对于下一步的发展,徐如松有着自己的打算。养殖蚯蚓的饲料主要是牛粪,而周边养牛场少,牛粪主要靠从河北购买,他计划建一个养牛场,充分利用村里及周边村的农作物秸秆来养牛,牛粪用来养蚯蚓,蚯蚓粪做种粮肥料,农作物秸秆再喂牛,如此循环。“现在村里也在种植桑树,计划再承包100亩桑树林,进一步做大做强,使林下经济发展利益最大化,也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林下养蚯蚓 带富40人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5 版:民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