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对接京津:国家战略 山东机遇 德州先发
作者:刘同江
  □本报记者刘同江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战略,德州列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首次写入中央文件。国家战略、山东机遇、德州先发——位处鲁西北的德州,站到了重大历史机遇的起跑线上。
  10月13日,在德州市领导的介绍中,在参观齐河、禹城、陵城以及德州创梦空间的观感中,网络媒体山东行的成员对“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新战略、新机遇的感知,逐步清晰、深刻。
  对接协同发展的国家大战略,是德州的机遇,也是山东省的机遇。德州把打造协同发展示范区作为全市工作目标,其核心依托、关键触点就是被列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过去,德州虽然靠近京津,但难免遭遇“大树底下不长草”的效应,这次国家出台协同发展战略,更重视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德州迎来了“大树底下好乘凉”的良机。毋庸讳言,山东东部与西部在发展上有差距。缩小差距,“四个全面”才能真正落实,走在前面也才能不会因“腿长腿短”而耽搁。山东为此制定了“一圈一带一区”等区域发展战略,这次支持德州对接京津,是推进全省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对接协同发展的国家大战略,贵在全面创优。只有按照稳增长、调结构战略部署去融入去对接,才不会跑偏。德州在这方面增强自觉,按照中央定位的“一区四基地”来谋划工作,但又不限于此。用德州市领导的话说就是,通过对接京津,倒逼政府创优环境、调优结构、改善生态,全面提升城市品位、水平,促进市内各方面协同发展,在新坐标上实现新提升。
  对接协同发展的国家大战略,重在实干争先。这一机遇并非德州独享,纸上的利好也不会自动落地,只有实干在先,才可能走在前列。网络媒体山东行成员采访的禹城、陵城、齐河、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都与京津冀有着密切合作,有大量的京津项目、京津人才、京津因素。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后,德州更是甩开膀子组建专门机构,出台7个文件,细化工作目标,发起北接京津、南融省会的攻坚战、持久战。工作细到啥程度?围绕建设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建几个农贸批发市场、绿色食品产地占比到什么标准,都有明确的任务书和时间表。
  心中有梦,脚下有路,先发敢闯。当德州搭乘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列车跨越前进,山东必定会更幸福美好、更全面发展。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对接京津:国家战略 山东机遇 德州先发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