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创客潮”激荡中国科技城
——绵阳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观察

绵阳科技城创新中心



  

编 者 按
  近日,中国报业协会党报分会组织“百家党报总编重走绵阳看创新”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本报记者全程参与。几天的深入采访,绵阳在科技城建设、创新创业环境、民生工程推进等方面取得的成果令人振奋。现将绵阳创新创业的好做法呈现给读者,期望对我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所借鉴。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谁也不会想到,这些“85后”“90后”能在三五年里书写惊人的创业传奇:
  27岁的李涛大学毕业3年,他创办的绵阳微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年产值达1.5亿元,主要业务是开发二维码防伪标签。
  长虹公司员工王海鹏创建了国内首家家电维修垂直电商平台“百库”,一年成交5000多万元。
  西南科技大学学生胡浩和创业伙伴们研制的“送餐无人机”,今年5月5日调试成功,可承载5千克餐食,送餐半径2公里。
  这些创业故事,就发生在地处中国西部的四川绵阳。作为中国唯一的科技城,这里延续着创新基因,掀起了“创客潮”。今年一季度,绵阳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674户,平均每天新增7户。

  

实施“涌泉计划”,使企业成长得到充足营养,“金点子”变成大项目

  绵阳有个“涌泉计划” ,把创业分成3个阶段,企业从创意萌芽到注册为初创阶段,由“金苗工程”扶持;企业从蓄势培育到不断壮大为成长阶段,由“拔萃工程”扶持;企业从壮大规模到稳定成熟为发展阶段,由“卓越工程”扶持。专门制定了33条扶持政策,从“金点子”到大项目一路护航,去年就发放6650万元扶持创业资金。
  获“金苗工程”扶持的企业,可享受免费全程代办服务,新认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享受注册地县市区(园区)补助、入驻孵化器两年内办公场所租金全免、两年内免费享受大型科研仪器使用服务。今年一季度,共认证科技型中小企业5157户,科技小巨人突破5000大关。
  获“拔萃工程”扶持的企业,可享受资金、信贷、人才等9条政策支持。获“卓越工程”扶持的企业,得到的支持力度更大。他们把进入“卓越工程”企业分为三大类:连续2年年销售收入增长率在20%以上的为瞪羚企业,年销售收入超过5000万元为小巨人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同类产品前3位,或上市前(正式启动上市计划)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先锋企业。上述企业可获得11条政策支持。
  不仅如此,资金方面,根据企业缴纳税收、吸纳就业等情况,两年内对符合支持条件的企业予以支持,支持资金额度为:瞪羚企业不超过企业所得税地方留存部分总额;首次进入的小巨人企业,不超过当年企业所得税地方留存部分总额的50%;首次进入的先锋企业,不超过当年企业所得税地方留存部分总额的30%。
  信贷方面,纳入科技金融扶持项目库,可享受贷款风险池风险补偿支持,产生的贷款坏账可享受风险池总额不超过200万元的风险补偿;瞪羚企业享受一次30至50%的贷款贴息,贴息额最高不超过50万元。
  人才方面,新入规企业团队或主要负责人,享受一次性10万元科研资助;遴选10个涌泉领军团队,每个享受一次性60至100万元现金资助或购房补贴。
  载体方面,瞪羚企业使用大型仪器,两年内享受50%费用减免;瞪羚企业、小巨人企业、先锋企业租用标准厂房的,给予30%至50%的费用补贴,最长期限不超过3年。
  此外,上市前企业的上市辅导费用由纳税地财政承担30%,最高不超过50万元;成功上市的,再享受市财政不超过250万元的奖励补助。
  通过“金苗工程”和“拔萃工程”的扶持,去年绵阳有4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为规上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拥有专利数量占全市授权专利数的43.7%。

  中央、省、市三级给力,“十有”政策为企业提供所需生产要素,好项目获得强力扶持

  去年12月3日,国务院决定在绵阳科技城实施4项先行先试政策。这4项政策包括:给予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股权奖励可在5年内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有限合伙制创投企业投资未上市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的,可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对5年以上非独占许可使用权转让,参照技术转让给予所得税减免优惠;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向个人股东转增股本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允许在5年内分期缴纳,绵阳科技城得到了“比照中关村政策先行先试”的尚方宝剑。
  而在此前,四川省和绵阳市已做了政策“铺垫”。 2013年,四川省为绵阳科技城量身定制了10条支持政策,下放部分省级行政审批权,绵阳市也出台了20余条支持政策。中央、省、市三级政策的完美对接,构成了完整的政策体系,形成了具有绵阳特色的“十有”政策:创业创新有扶持、外来创业有住房、初创企业有场地、注册登记有便利、创业贷款有担保、风险投资有补偿、税收贡献有奖励、专利转化有资助、技术创新有专项、优秀人才有重奖。“十有”政策涵盖了企业成长所需各种生产要素,为项目落地生根提供了土壤。去年,海内外有近1.4万名高校毕业生到绵阳创业就业,其中硕士985名、博士304名。
  绵阳的各类孵化器遍布园区。在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燕景堂科技孵化器采用“持股孵化、参股经营”的模式,针对入孵小微企业,开展有针对性的科技项目与金融产品对接,利用民间资本和政府资金助力入孵企业的初期发展。他们引入商业银行、投资公司、担保及小贷公司等不同金融实体,为提供多元化融资服务。 2014年8月成立至今,园区入驻企业累计创造税收60万元,拥有1个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5家投融资服务机构、5个高校校外学生实训基地及30余项专利。

  

科技资源、产业基础、人居环境不可多得,“创客”来了就不想走

  绵阳作为全国首批 “三网融合”试点市、首批“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市、“科技和文化结合”试点市和“智慧城市”试点市,科技资源丰富。汽车及零部件等“2+4”传统优势产业根深叶茂,北斗卫星导航、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等“4+3”高端成长型产业风生水起,他们还建立1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联盟,聚合产业链上的企业进行协同创新,实现产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
  绵阳科技资源丰富、产业协同度高,让许多科技型中小企业找到可依靠的“大树”。
  “创客”看重绵阳的另一个因素,是人居环境。绵阳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去年空气质量指数达到优良的天数超过300天。
  随着一批批“创客”成为绵阳“住客”,一个西部地区的“政策洼地”和“创新特区”正在形成。目前,绵阳科技进步综合水平指数达65.04%,高新技术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6%。
  绵阳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做法,引起了各方关注。今年4月中旬,中国科技城·绵阳创新创业大会举行,团中央、科技部火炬中心的领导专程前来参加会议,“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训练营活动基地也在绵阳挂牌。
□李永斌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创客潮”激荡中国科技城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经济】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