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全市首个国家森林公园诞生
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晋升国家级
定名“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国家森林公园”
作者:朱代军
  本报讯 (记者 朱代军 通讯员 许士涛董玉龙)1月22日,经国家林业局批准,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晋升“国家级”,定名为“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国家森林公园”,这是我市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
  黄河故道森林公园是老黄河之遗迹,位于夏津县城东北15公里处,东西宽7公里,南北长8.3公里。公园内植物资源丰富,有55科117属210种,梨、杏、桃、椹、柿子、山楂等经济林木遍布全园,素有“百果之乡”的美誉,森林覆盖率达61.8%,3万棵几百年、上千年的古树屹立在连绵不断的原始沙丘上,是我国最大最古老的人工园林,有“北方落叶果树博物馆”的美誉。
  守着这个历史赐予的瑰宝,夏津县以旅游开发为径,走出一条既保护历史资源又收获经济效益的“双赢”之路。
  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旅游资源丰富,既有地文、水文、生物等自然景观,又有古遗迹、神话传说等人文景观。园区拥有全国最大的古椹树群,也是北方椹果树种植中心,古椹树面积6000多亩,年产量在6000吨以上。“夏津县借助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中国椹果之乡的契机,发展旅游事业。在注重保护、加强管理古椹树的同时,新植椹果面积超过3000亩,品种更加多样化。 ”夏津县县长才玉璞介绍说。
  基于此,夏津县在黄河故道森林公园建设了“一带两区十园”:一带为32公里的观光路;根据分布区位划为A、B两区;十园为天绿园、颐寿园、朱公祠园、杏邬园、佛教文化园、森林游乐园、香雪园等10个千亩以上景区,会盟台、窦建德点将台、杏坞书院、大云寺、椹文化博物馆等镶嵌其中。
  走保护型开发的路径,为夏津赢得了发展先机。 2014年5月,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被评为第二届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山东省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入选项目。
  “国家森林公园这个金字招牌,既要利用好,也要维护好。”对于黄河故道森林公园晋升国家级,夏津县委书记王春利很坦然。利用好金字招牌,夏津将进一步开发生态旅游区,一方面搞好生态旅游,另一方面开发桑产业。维护好金字招牌,该县将把黄河故道森林公园分成核心区、缓冲区和辐射区3个保护等级进行保护。同时,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农民在缓冲区发展桑园果园等,扩展公园规模。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晋升国家级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1 版:新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