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闻得桐香凤飞来
——宁津“双薪双管双用”创新人才引进模式的调查
作者:下转A2版
  宁津县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推行“双薪双管双用”政策,以人才集聚引领产业集聚,以人才结构优化引领产业结构优化,以高层次人才引领高水平发展,使宁津板块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加速崛起。
  好梧桐引来群凤凰。 2010年以来,共有600多名本科以上大学生与该县企业“结姻”,中国五金机械产业城、中华美味小吃城、水郡绿城、全国最大的小麦良种产业化基地 “三城一基地”建设的大幕全面拉开。这个全省民营经济先进县正演绎着人才强县兴企的华彩乐章。

种下梧桐引凤来

  转型升级的宁津,思贤若渴。全县工商业户超过10000户,民营企业106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99家。素有中国家具之乡、中国纺织机械之乡、中国地毯之乡之称的宁津县,在民营经济支撑强县富民的同时,也面临新的隐忧。由于高层次人才紧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乏力,在科学发展的大潮中步履维艰,人才瓶颈制约日益凸显。宁津县人事局局长张世清说:“县委、县政府历来重视人才引进工作,但由于受环境、待遇等多种因素影响,往往引进来留不住,本地人才外流现象也不鲜见。 ”
  作为山东省种子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德州市高新技术企业的山东良星种业有限公司,小麦、玉米科研育种已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拥有3个国审品种和2个省审品种,在国内种子行业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就是这样的企业,在人才引进方面也有切肤之痛。 “在县里政策出台之前,引进的几个研究生时间不长全走了。像我们这样的企业,需要的都是专业人才,没有人才根本没法运转,我一度想放弃种业另寻他路。 ”良星公司董事长刘俊升说。
  举贤纳才,为政之要。富民发展,贵在得人。宁津县的决策者深刻认识到:没有知识引领的发展是低端的发展,没有人才支撑的转型不可能持续。谁输掉人才,谁就会输掉根本、输掉未来。人才引不进、留不住不仅在于薪酬保障待遇低,更大症结是缺乏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自身价值难以实现。为此,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该县不断创新人才政策,健全工作机制,优化服务质量,出台了《关于为重点企业引进特需专业本科以上毕业生的意见》和《引进硕士以上毕业生暂行规定》,创造性实施“双薪双管双用”政策,一着好棋激活全盘。
  “双薪”,即把引进特需专业本科学历以上毕业生的人事关系落在县经贸局、民经局等单位,享受事业人员工资、养老和医疗保险等相关待遇。同时,特需专业毕业生到企业后,企业按本单位规定负责给毕业生解决相应薪酬。“双管”,即引进特需专业本科以上毕业生由县人事局和用人单位共同管理。县人事局具体负责引进毕业生的安置、服务、考核等工作;用人单位主要负责工作、生活方面的管理。 “双用”,即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引导企业大胆培养、放手使用;对特别优秀的人才,及时纳入党政干部序列,重点培养提拔使用。通过“双薪双管双用”政策引进的人才关系落在事业单位,财政发一份工资,企业再给一份工资,两份工资加起来远高于当地的平均工资,只要不离开企业就终身享受政策。
  良禽择木而栖,企业选地而存。毕业于山东建筑大学的宋俊生,本来在三岭公司济南办事处工作,2010年公司调他回宁津本部时,他辞了职。后来,他看到“双薪双管双用”政策后,主动带着新技术回到公司,成为技术项目研发的负责人。他毫不讳言地说:“我就是看到政策好才回来的,在这里工作,挣钱多、不丢份。”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李云霞不仅自己到良星公司工作,还把同是大学毕业、原籍陕西临潼的对象也带了过来。在三岭、富士制御电梯、美华公司,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各企业都争先用好政府给予的引才指标,把政策效应发挥到极致。

创优环境留凤栖

  一个地方只有热心发现人才、用心聚集人才、真心爱惜人才,才能真正留住人才。“双薪双管双用”的成功实践,不仅诠释了人才强县、广聚英才的执着和胸怀,更凝聚了对人才的尊重和关爱。
  为更好地“拴心留人”,县里实行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一系列组合拳接连打出:以重点企业为主体开展“送岗位进校园”活动,结合重大项目提升年组织重点企业人才招聘服务月,建设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
  坚持想人才之所想、急人才之所急、解人才之所忧,政府与企业联手打造 “人才特区”、当好人才的 “后勤部”,营造了近者悦、远者来的创业环境。县里不但在解决人才安置落户方面一步到位,在工作、生活细节方面更是深思熟虑。他们每年对各用人单位的工作、生活、人文环境进行考评,配偶安置、子女入托入学等生活保障问题均由县里统一协调解决。特需人才大多来自外地,社交圈比较窄,县人事部门定期组织与新考录公务员开展联谊活动,为他们拓展交流空间。
  “双薪双管双用”政策出台后,借助政府品牌效应和企业良好前景,各类急需人才纷至沓来: 7名硕士研究生进入民企, 15人的科研团队成功组建, “双薪双管双用”人才交流大会招聘专台门前火爆,仅现场就达成就业意向9100人次。
  闻得桐香引凤来。宁津县在 “双薪双管双用”中,把双向选择作为一项重要原则,企业“相”人才,人才看企业,使合适的人在合适的企业就业,真正做到人企合一、相得益彰。对引进的毕业生实行三个月试用期制度,试用期满合格后再由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签订聘用合同,并由县人事局办理正式录用手续。用重点企业三岭集团董事长倪国岭的话说: “企业和人才结合就像完美的婚姻,只有双方了解得深、认识得透,才能居家过好日子,县委、县政府出台了这么好的政策,我们不能浪费。”
  政府用心、企业尽心、人才舒心,优良的环境促成了 “三赢”格局。宁津在增强人才的归属感、认同感上的努力可见一斑。

激发活力助凤舞

  人才引进来,如何发挥最大效益?宁津的做法颇具创意,就是既给舞台又拓空间,不唯身份、不拘形式,把人才放到最能发挥专长、最能激发潜能的岗位上去锻炼、培养、提高,打造多渠道、多层次的人才成长通道。
  推选优秀人才当 “头雁”,把特需人才按专业对口原则安排到重点企业,让能力突出、技术精湛的青年才俊在生产一线迅速成长、脱颖而出。 2010年为重点企业引进的人才中, 80%以上成为技术骨干, 12人被提拔为部门主管,6人因技术革新受到奖励。合同期满考核优秀的急需紧缺人才,可自主选择继续留在企业或进入县乡事业单位,形成党政人才与企业人才的双向流动。目前,县里为60%的 “双薪双管双用”人才预留了事业单位岗位。破格提拔突出人才入 “仕途”,把专业素质强、领导水平高的复合型人才作为县直和乡镇领导班子的后备人选。美华公司的晏仕访因为贡献突出,被提拔为县招商办副科级干部,专门负责高新项目引进与外来人才服务工作。已在三岭公司座椅铸塑部独当一面的宋俊生深有感触地说: “我在企业真正找到了施展本领的舞台,五年合同期满,将继续留在企业,努力干出一番事业。”
  优秀人才吹皱了企业创新发展的 “一池春水”,去年以来宁津县共申请专利150多项, 13家企业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4家。良星种业成为全国第一个育成国家标准对照品种的民营育种企业,投资1.5亿元建设了全省首家民营农科院——山东良星农业科学研究院。富士制御、莱茵艾佳等6家电梯企业取得了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整梯制造许可证,正在组建国家级电梯产业技术中心、国家电梯检验检测宁津分中心。
  科技实力、创新能力的增强,不但提高了宁津企业在同行业当中的发言权,更为宁津工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去年全县299家规模以上企业中, 130家效益增幅在30%以上,80家实现产值翻番,纳税超过千万元的工业企业实现零的突破,以三岭集团、美华公司为代表的民营企业正化茧为蝶,实现华丽转身。
□宋殿斌 钱玉新 吴春强 王磊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闻得桐香凤飞来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