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他倒在交通整治第一线
——追记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事故处理大队民警刘向军
作者:下转二版

  在繁重的交通事故处理工作和交通整治行动中,他连续多日带病坚守一线,因心脏病突发猝然离世,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位警察“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誓言——
  寒风萧瑟,悲痛蔓延。 1月24日上午,近千名我市公安民警、各界群众胸佩白花、手持黄菊,自发到殡仪馆吊唁刘向军。送这位好同事、好兄弟、好街坊最后一程。
  “老刘,你一路走好,如果有下辈子,咱们还做好同事! ”他亲如兄弟的同事来了;
  “爸爸,您永远是我的骄傲,您放心走吧,家里的天塌下来,有我撑着……”他唯一的儿子来了;
  “向军好兄弟,我来送你一程……”他曾处理的案件中的当事人也来了。声声赞美、怀念中,肝肠寸断、泪飞如雨……

最后的告别

  1月21日下午6点左右,与刘向军一起处理交通事故的民警朱传勇,忙完手头的工作准备下班,恰巧碰到还在忙着的刘向军。看到朱传勇负责的案件部分处理完毕,刘向军流露出一丝羡慕的神情,笑着跟他说了声再见。
  朱传勇怎么也没想到,那一面,竟成了他和刘向军的诀别。
  继续工作6个小时后,22日凌晨2点左右,刘向军感觉胸口疼痛得厉害,他说:“有点累了,想睡觉。 ”大队长张玉栋见他脸色发暗,就劝他先回家休息。他挥挥手,表示没事,可还没等大家坐下,他突然昏倒在地,口吐白沫,大家急忙拨打了120急救电话。
  凌晨3点30分左右,医院传来噩耗:刘向军因劳累过度心脏病突发,永远地离开了他深深眷恋的公安工作和他的亲人、同事……


  累了,是啊,一个有心脏病的人,多日每天连续工作20多个小时,该有多累?
  今年1月8日,城区发生一起道路交通事故。刘向军接到命令后,和同事们立即赶往现场,连续多天奋战在一线。
  在随后全市开展的交通整治行动中,刘向军又积极参与其中。这期间,他多次说:“胸口疼,可能心脏病又犯了,等忙完了去查查。 ”
  而同事们都知道,从去年开始,刘向军就时常感到胸口疼痛,大家劝他去医院检查,他却总是以“工作忙,案子多”为借口,没有去医院检查,一直坚持带病工作,直到倒下。

24年的坚守

  1987年4月,刘向军参加公安工作。 1997年,他从勤务岗位转到事故处理岗位。在事故处理岗位待过的民警都知道,干这项工作,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休息日,只要有警情、有命令,无论你是在吃饭还是在睡觉,都得放下。这种随叫随到、食宿无规的生活,刘向军一过就是14年。
  “业务精干,任劳任怨。”提起刘向军,同事们异口同声地说。 2007年3月,刘向军被安排负责追逃中队,专门侦破死亡逃逸案件,这是交通事故处理中最棘手的工作,要求办案民警必须具备很强的责任心、丰富的经验和极大的耐心。
  2010年3月1日,104国道发生一起大客车将一行人撞伤后逃逸事故,行人经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就是命令,刘向军立即赶到现场仔细勘查,却没有发现有价值的线索。他连续两天走访了事故现场周围居民和过往群众,寻找目击证人,终于得知肇事车是一辆河南牌照的大客车。
  顾不上休息,刘向军立即带领几名民警赶赴河南,找到了肇事嫌疑车。面对驾驶员拒不承认肇事事实,刘向军不顾脏和累,立即钻到客车车底勘验,终于发现了死者的一缕衣服纤维。证据确凿,客车司机对自己驾车撞伤行人后逃逸的事实供认不讳。
  从案发到全面侦破只用10天,这在刘向军的破案记录中并不是孤例。我们可以从他几年间侦破肇事逃逸案300多起的数字看到;从群众给他送来的30多面锦旗中看到;从他荣获市公安局 “先进个人”和 “优秀共产党员”、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的成绩单中看到……
  而熟识刘向军的人都说,之所以能做到这些,是因为他心中装着群众,始终设身处地为案件当事人着想。因为处理公平得当,事故当事人双方和他成了兄弟;因为办案公开公正,他处理的案子从没出现过上访。

永远的牵挂

  “他不仅是我的好同事,更是好老师、好大哥。 ”刘全一是事故大队中最年轻的一线民警,他说,自2006年和刘向军成了同事,自己不仅从刘向军身上学到了办案的技术、方法,更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 “和他在一起办案,让人感觉心里踏实。 ”民警邵勇说。
  刘向军和每一位同事都亲如兄弟。工作中遇到难题,年轻的民警愿意向他咨询,他被大家称为事故大队的“灭火器”;生活中遇到过不去的坎儿,大伙愿意找他倾诉,他被大家亲切叫做“刘大哥”……
  大家都知道,刘向军永远地走了,但他却永远地留在了大家心里。
  大家也知道,虽然已经永远地走了,但刘向军心中还牵挂着他热爱的工作,牵挂着他常怀愧疚的妻子和儿子,牵挂着家中已经80岁的老母亲……尽管他已经不能再牵挂了。
  刘向军的儿子刘朝召说,父亲非常孝顺,平常即使只有一天休息时间,他也会抽出半天到奶奶那里坐上一会儿。遗体告别仪式上,这个23岁的小伙子把父亲的遗像紧紧抱在怀里,一边摩挲着父亲的照片,一边泣不成声:“爸爸,你的任务还没有完成! ”“爸爸,奶奶还盼着你回家过年啊! ”“爸爸,妈妈为你本命年买的红衣服还没穿……”□本报记者 胥爱珍 本报通讯员 王秀杰 马少帅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他倒在交通整治第一线
  本文所在版面
【第 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