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思维传感”为何存在?
  无论是动物还是人,相互间的确存在“思维传感”。生物之间,为什么存在着相互传递感受的联系呢?这是学者们非常想探知的事情。
  早在上个世纪,贝努亚做过一项实验。贝努亚推测,生物间能“远距离联系”,于是他在蜗牛身上找答案。他把50只蜗牛分成25对,每对都单独放在一起。再过一些时候,他在每对蜗牛的壳上写上同样的字母,将每对中的一只带到美国,另一只则仍留在巴黎。后来,在商定的时间里,用电流刺激留在巴黎的蜗牛;而就在这同一时刻,那只在美国的蜗牛伙伴也表现出同样的“电流刺激反应”。实验证实了贝努亚的想法。
  苏联著名昆虫学家马里科夫斯基发现,亚洲璃眼蜱具有“生物雷达”。这位昆虫学家和一只蜱相处一段时间之后,便和它玩起捉迷藏的游戏。无论他藏到哪里,蜱都能很快找到他。后来,他躺在小汽车的座位上,因有金属板相隔,蜱就不知所措了。但只要他从车窗一探头,蜱便立即朝他跑去。
  马里科夫斯基发现,璃眼蜱的每条前腿上有一个 “哈勒氏器”———爪子上的一个小窝,窝底上有几个柱状突起。当它在寻找“猎物”时,便爬到高处,举起前腿。像使用雷达一样,不停地转动前腿。倘若把它的所有前腿切除,它便失去搜索猎物的能力,就不再追踪了。
  在法国,有人用狗做过多次类似的实验,他们把狗装在箱里带到几百公里远处,狗儿们都回来了,而且都找到搬了家的主人。这种现象,仅仅用“凭借地磁”返回老家是解释不了的。
  有些科学家认为,在人类社会形成初期,猿人很需要这种能力,在许多情况下不仅能代替语言,而且遇险时可以拯救氏族的各个成员。他们远离同伴,能在心里暗暗发出求救要求或接收有危险的思维传感信号。
  随着语言的发展、劳动工具的日臻完善和自卫能力的提高,人们的这种相互联系已经不像从前那样必要了。这种联系转变成机体潜在的能力,只有在极其特殊的情况下,才表现出思维传感能力,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特异功能。
□彤云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思维传感”为何存在?
  本文所在版面
【第 6 版:每周闲情】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