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一对云南傈僳族母女,被人贩子拐骗到禹城。当地警方成功将其解救并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
被拐母女在禹城有了“家”

辛店派出所副所长马志红(右)在为阿依丽梳头。



  39岁的阿依丽,是云南省维西县一名傈僳族妇女。今年7月,她和14岁的女儿小华被拐骗到禹城市。被当地警方解救后,受到当地群众的关怀和照顾。11月13日,禹城市辛店派出所的民警们前往母女俩在该镇苏庄村的“临时新家”进行探望。

派出所民警:“不能叫她们再受半点委屈”

  探望的路上,派出所所长王吉新再次回忆起解救母女俩的整个过程。 9月28日晚,民警们分乘两辆警车,迅速赶到该镇大秦村,分别从两处将阿依丽和女儿小华解救出来。联防队员范阳阳说:“当我踏进关押阿依丽的那间小黑屋时,差点被里面的臭味给熏吐了。”买主秦大伟花1.7万元从人贩子买来阿依丽母女后,就将阿依丽锁在一间屋里,而把女儿小华带到秦家经营的门市部。母女俩曾经逃跑了3次,均因人地生疏被抓回来。
  被解救的当晚,母女俩被安置在派出所,民警们有的烧水为她们洗脸、洗头,有的帮她们洗衣服。第二天,联防队员范阳阳专程跑到附近的集市上,为小华买来一身漂亮的衣服。阿依丽满嘴云南方言,民警们一句也听不懂。好歹小华曾读过几年小学,多少能听懂并说一些蹩脚的普通话。于是小华就当起了临时翻译。民警们根据小华的口述,两天内拨打40多个长途电话,终于与阿依丽云南老家的派出所取得联系,在告知母女平安的同时,请当地警方转告其家人速来禹城接人。

苏庄村村支书:“安置到俺们村最合适”

  一踏进苏庄村村民郭光军家,一阵笑声迎面而来,原来是阿依丽母女正与邻居们谈笑着。被解救的小华见联防队员范阳阳来了,高兴地从板凳上跳起来,亲热地挽住他的胳膊给他让座。闻讯赶来的村支书苏事华,指着坐在阿依丽身边的一位村民介绍说:“这是俺村的于化英,娘家也是云南的。10月初,俺到镇上开会,听说镇领导正想法给阿依丽娘俩临时找个 ‘家’,一下子就想到了她,觉着把阿依丽娘俩安置到俺村最合适不过。于是俺主动跑到派出所,把安置她娘俩的事揽了下来。”
  于是,母女俩被安置在于化英邻居郭光军家中。于化英则隔三差五地将母女俩请到自己家,亲手为他们做可口的家乡饭,每次满足口福后,小华总是搂着于化英的脖子说: “阿婶,你真好!”周围其他村民也纷纷向母女俩伸出了关爱之手,今天这家送件毛衣,明天那家给做双新鞋。

当地老乡:“就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

  郭光军66岁的母亲,乐呵呵地拉着我们的手走进阿依丽母女的房间:“这间房是俺家最干净的一间,她娘俩一来,俺就赶快腾了出来。”这时小华插嘴说:“平时做饭,奶奶都为我们专门蒸一锅大米干饭,炒菜时总是先问问我们想吃啥。”床头柜上,整齐地摆放着两床新棉被,这是郭家考虑到冬天来了,特意给娘俩新做的。另外,家里取暖用的烤火煤也比往年多买了些。
  谈话间,阿依丽流露出少许忧郁。郭母悄悄告诉笔者,阿依丽见家里人还没来接她们,觉得光呆在这里有点不好意思。为了解除她的顾虑,郭母当即当着大家的面说:“孩子,这就是你的家,你娘俩就放心住着吧,呆多长时间都没事! ”
  临走前,民警告诉母女俩,云南那边有消息了,她们家人将于近日启程来禹城。高兴之余小华留恋地说:“禹城人待俺们如同亲人一般,真舍不得离开啊,俺们一辈子也忘不了禹城人! ”□图/文 王磊
  (注:文中阿依丽、小华、秦大伟均为化名)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被拐母女在禹城有了“家”
  本文所在版面
【第 3 版:社会·民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