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这条宗教、民俗、建筑等混成的河流,千年一瞬,百劫相继,可印证齐河诸多兴衰事迹
齐河古寺考略
  齐河地处要冲,自古不但为兵家必争之所,还是宗教活动的极佳道场。佛教自白马东来,渐成显说,自不肯放弃这片北望京津、南极沪宁的方便之地,据《齐河县志》和《长清县志》载,现今县域内可以考证的古寺多达30几家,翘然可道者指不胜屈。今年元宵节,笔者与友人造访晏城观音寺旧址,不禁大兴古今变迁之慨:作为承载一方文化记忆的宗教建筑,虽云兴盛一时,但今日已荡然无存,无迹可寻,足以令人生沧桑之感。
  表白寺镇孙耿村原为山左古镇,早在唐咸亨年间 (即公元670年至674年)就兴建了兴隆寺,具体规模建制业已无考,惟从其名字中依稀透出盛唐气息。也是在唐代,离兴隆寺不远处兴起了一座更有名气的寺院——宝林寺 (后称表白寺),据明成化十一年江西饶州人屈祥所撰 《重修宝林寺碑》记载:“济南有耿济邑宝林寺,创自唐世,累经兵燹,废弛日久,止有至元间所建塔在也……”伴随着宝林寺的兴废,先后出现了三个奇人,一是洪武年间的高僧智寿,号松岩,他对颓圮的宝林寺有再造之功;二是明正统年间的僧人智澄,他广大寺院规模,添置寺产,有延续香火之功;三是清代的和公上人,他为表白寺土著民,侍母至孝,幼入空门,青年南游,归来后遂具方家风范,靠勤俭积累而重新庙宇,香火复盛一时,有邑人贾琅所撰《志和公上人》详叙其生平。明代孙耿镇又有一寺兴起,景泰年间济南府儒学训导王晋明写过一篇《重修延寿寺碑记》,由此查知该寺位于“齐河县节妇乡孙耿店之东北”,当与兴隆寺相距不远,至于始建何年无考。有意思的是乡民樊福兴出资重修后请王晋明写篇碑铭,看来王老夫子不信佛,于是乎就拿儒家的理论教训了一通樊福兴,也捎带着小损了一下住持僧。
  在齐河最有名的古寺还得数定慧寺,该寺因齐河僧人吕智寿跟随师傅姚广孝为燕王朱棣谋国立下汗马功劳,皇上特旨敕于吕智寿出家之地为建梵宇。据明代齐河进士孟养性所撰《重修定慧寺记》与邑人赵瑞晋所撰《僧录司左讲经智寿禅师传》,约略可以探知当时定慧寺之规模与智寿禅师之行状。吕智寿原为北平人,随其父迁徙齐河,幼年即倜傥不羁,娴习孙吴兵法,“慨然有跃马横槊志,尤性喜浮屠法,因祝发为僧”,住于齐河城内的龙光寺修持。后值燕王靖难,经姚广孝引荐,得朱棣信任,赠予银碗,令其招募勇士,得骁勇数千,屡立战功,升为北平府僧录司左讲经。因为当初从伍时,不知何因,本县官吏竟将吕师所居龙光寺拆毁,吕师将此情陈于御前,龙颜大怒,遂拘禁案犯,敕修新寺,工匠建材俱遣自内廷,宝刹落成,敕赐匾额“定慧寺”,并委派一位叫能仁的僧人前来主持寺政。永乐十六年(1418年),姚少师圆寂,6个月后,吕智寿无病端坐而逝,“异香满庭院,士庶莫不共闻”,成祖赐祭,葬于齐河龙光寺前祖坟之内。定慧寺所具有的传奇色彩与其皇家血脉足以让它独享 “济南第一名刹”之誉。上世纪70年代末,齐河县城因兴建黄河北展工程而北迁晏城,享誉禅林数百年之久的定慧寺随之被毁,其砖瓦木料用于新县城文化馆的建设,据说朱棣御书“敕修定慧寺”石匾被砌进了墙体,后遂下落不明。
  较有名气的寺院还有元代刘宏镇(今刘桥乡)的报德慈恩院,该寺由高僧旬公和尚住持修建,旬公本不是齐河人,于邢台受佛法,云游至此,积30年之功建造兰若,“置田土千亩之余,桑麻俱备,僧之堂供,岁月不乏”。这个老和尚很神奇,“不味五谷,菜枣充饥,十有余年”,死后,“十有余月肉身不朽,容貌俨然”,门徒数百。事迹见元代高僧洪毅所撰《德州齐河县刘宏镇报德慈恩院第一代住持旬公和尚碑铭》。
  日前,笔者点校道光进士孟毓藻的《重修泰山行宫记》时,发现这位赵官镇的儒生也跟王晋明一个脾气,他去位于镇之东街的寺院散步,看到这里供奉的神仙儒、道、释杂然相处,尤其对把“百子娘娘”目为文王后妃化身的世俗看法很是不满,于是乎大谈文王之圣,揶揄佛家不伦不类,僧人请记,他“遂将与僧言者备述之,刊之于石,以俟后人之详论焉”,令人颇为解颐。
  据《长清县志》载,胡官屯镇阴河村南曾有一寺,名“清净院”,“殿内有铜佛十数尊,碑碣林立,钟鼓二楼左右对峙,殿宇辉煌,规模宏敞。天旱祈雨极有灵验。光绪十五年黄河溃决,荡然无存。”
  阴河寺毁于自然灾害,而更多的寺院其命运则系之于人。赵官镇北街有一寺叫广福,不知创建于何时,1919年,兴办新式学校,借佛祖道场办学,大殿改讲堂,若干雕像均被抬到操场埋掉。在搬一铁佛时发现其腹内有帛纸一包,打开一看,有明代八股文3篇、诗1首,其文题目为 《有朋自远方来》、《天地之大也人犹所憾》、《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者以为“文皆理论正大,有关于世道人心”。其诗更是饶有意味:“僧家竟何事?扫地与焚香。清磬度山翠,闲云来竹房。身心尘外远,岁月坐中忘。向晚禅堂掩,无人空夕阳。”格调与意境俱可称为上品。这其间定然还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聊为悬念吧。
  也是1919年,堪称“足壮一方之观瞻”的头头寺亦遭广福寺之命运。该寺位于今天胡官屯镇朱楼村,据民国《长清县志》载:头头寺“正中为佛殿,前有山门,后有霹雳阁,东西各有厢房,规模宏阔,体势巍峨”,又引《古今图书集成》曰:“清邑各里皆有寺,以为一方之镇,头头其首建者也,故以头头为名。”可见该寺历史之久远,名声之远播,确有可观之处。
  今天,齐河的古寺俱已灰飞烟灭,据1990年《齐河县志》记载,至1985年止,境内僧寺只余草寺,惜乎还位于靳家乡,而该乡几年后即于齐河剥离,归于济南版图。
  晚唐诗人杜牧咏叹说:“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爬梳这些曾经晨钟暮鼓于齐河的梵刹,在这条宗教、民俗、建筑等混成的河流里,千年一瞬,百劫相继,亦可印证齐河的诸多兴衰事迹,留给我们的今昔之感,可谓斑驳难述矣。  □南谿生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齐河古寺考略
  本文所在版面
【第 6 版:副刊】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