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假期实践——
大学生就业热身赛
作者:韩超本报
  现今的大学生,一到假期,甚至比平时上课还要忙。有的忙着参加考试培训班,有的忙着提升英语、计算机等能力,有的还报了驾校等提高自身技能,还有一支大军就是参加社会实践的队伍。面临越来越艰难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纷纷加入社会实践的大军,为今后的就业热身。
备战型:打造就业的垫脚石
  大学生就业艰难,很多招聘场上都有“要求有工作经验”的附加条件,一句话就把众多大学生拒之门外。在如火如荼的大学生实践队伍中,有许多人就是冲着这一条来备战的。其中有许多人已经不满足于寒暑假期间两三个月的实践,他们的实践时间已经悄悄延伸到正常上学期间。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很多就读的学生身兼推销、导购、广告、策划、翻译、软件、调查等一些业余职业。很多兼职的人并不图挣钱,而是未雨绸缪,为了给就业作垫脚石。王哲以前在青岛大学就读新闻专业,早在大三时,他就在青岛一家杂志社业余兼职,一年多的业余兼职使他与杂志社之间都有深入的了解,最终在毕业时成为杂志社的正式员工。
  业余兼职不仅可以积累企业要求的工作经验,而且可以消除与企业之间的沟通障碍,走上岗位不会显得很稚嫩,这种实践经验对今后的工作履历最有帮助,甚至可以成就最终就业的愿望。
历练型:世界上没有无用的实践
  很多大学生把参加社会实践看成是对自己的历练,他们认为,参加社会实践与自己所学专业对不对口没关系,通过实践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增长自身阅历,也可以锻练自己与人交往的能力和工作能力,这些学生坚定地认为“世界上没有无用的实践”。
  家在临沂的大二学生赵健是学酒店管理学的,今年假期在我市一家星级酒店实习。他每天自己掏钱坐车上班,没有津贴没有报酬。他说不图别的,就是希望自己能在社会阅历方面丰富一些,开阔一下自己的视野。他说,他的许多师哥师姐,毕业后大部分都从事不了本专业。但多接触一下社会,了解生活,会从中产生很多灵感,从而激发更多的创意,为今后找正式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记者发现,赵健的想法在大学生中很有代表性。
实用型:通过实力获得报酬
  实用型实践活动在大学生中很有市场。实用型实践活动集实践、实惠于一体,同时也显现了大学生的自身价值,因而这种类型的实践活动倍受大学生的推崇。
  张洪亮是计算机专业大三的学生,利用假期为一家软件公司搞创意,靠自身的实力赚得一份颇为丰厚的报酬。他说,上学这么多年了,一直靠家里供养,充当社会寄生虫的角色。现在学到了专业知识,又有时间,正是可以小试牛刀之时。赚钱也许不算是最终目的,但是还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证明自身的价值,既满足了生活需要,也为社会增加了价值。
  同时,也有许多大学生与张洪亮说的“赚钱也许不算是最终目的”的情况不同,特别是家在农村,生活比较困难的学生,他们认为通过社会实践赚些钱是非常重要的。因而在实践上没有过多挑剔,比如作家教、推销、导游、作临时保姆之类的工作,只要报酬合理,也都有很多人愿意尝试。
  毫无疑义,各种实践活动对于大学生们都是有益的。乐于参加或多次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无论在能力积累、社会经验、与人交往及心理健康方面都是大有益处的。
  □本报记者 韩超 本报通讯员 董晓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大学生就业热身赛
  本文所在版面
【第 5 版:民生民情】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