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过了腊八就是年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祭灶天;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一首质朴的民谣让人听来无限亲切,给进了腊月门的人们带来了浓郁的年味。
  过年是春节的俗称,传说在古代,夏朝时“年”叫“岁”,周朝起才叫“年”。谷子一年一度地熟了,最初“年”即是以农作物的生长成熟的时间为周期。《礼记·月令》上说“天子祈谷于上帝”,即天子率领公卿,做祈求五谷丰登的祈天活动。年,是谷穗沉沉下垂的形象,是收获的象征,这便是“五谷熟曰年”。
  大人们常常说,“吃了腊八饭,还有二十二天半”,也就是说从腊八开始,“年味儿”便开始从每家每户的“腊八饭”里飘出来了。
  过了“腊八”,转眼就到了小年——也就是腊月二十三这天。旧时的农村,通常都是从这一天起,算是过年的第一天。小年这一天,也是祭灶的日子。祭灶的风俗很早就有,是先民对火灶的感激、崇敬之情的表达。在传说中,灶神除职掌火灶之外,还要考察人间的所作所为,上告天帝。所以,人们祭灶时喃喃祷祝,求灶神上天讲好话。
  随着“年”的一天天临近,年味也一天比一天浓起来。大人们得忙着准备年货,张罗一家老小要添置的新衣,盘算着正月要打发的压岁钱。农家小院里传出最多的是女人的唠叨声,过年最辛苦的就是这些家庭 “煮”妇,总是在言不由衷的一声声埋怨中,表达着一年收获的快慰。
  直到除夕这天,年的重头戏才正式开始。除夕是团圆之夜,中国人难解一个团圆心结,即使人在天涯,也要在除夕夜之前,赶回家中祭祖,围炉吃年夜饭。
  按照民俗,吃完年夜饭后要守岁。家家户户都要在所有的屋子里点上灯,一直点到初一早上东方发白,这意味家里一年都是亮堂堂的。
  正月初一这天清晨,则燃放爆竹,挨家挨户地串门拜年。
  以前“过个大年,忙活半年”,大人们从腊月开始忙“年事”,一直到过了正月十五,吃了元宵,闹了花灯,年这才算过完了。如今,过年,在岁月的打磨中已逐渐失去往日的神圣与庄严,人们正以一种游戏的、轻松的心情过年,古老的民俗对人们的约束力似乎愈来愈小,就连除夕的团圆饭,人们也不一定在家里吃了,也不再祭灶祭祖了……
  过年的风俗是一种历史、一种文化、一种浓浓的扯不断的情愫。而今,真怕多年以后,过年的习俗只能停留在落满尘埃的记忆中,那是怎样一种民俗文化的忧伤啊!
□洪玲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过了腊八就是年
  本文所在版面
【第 4 版:副刊】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