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怀念我的母亲
  冬夜,10年前的那一幕再一次回到梦里。
  “咱娘病得厉害,快回来!”哥的一个传呼,一下子把我“惊醒”。撂下饭碗,骑上摩托,我疯一般向老家赶。一进屋门,就见母亲偎坐在姐的怀抱里,已进入昏迷状态。我抓住她的右手,跪呼:“娘、娘,儿回来了……”她似乎听到了,头轻轻前倾,无力的双眼微微睁开,将左手抬到半空,我急忙抓住。泪眼里,只见母亲的头慢慢向后仰过去,两行晶莹的泪滴挂在了脸上……
  前些日子,再次回到老家时,听婶子、大娘们在一起聊天,说是“老人在临终前,能见到哪个儿女,就算得了这个儿女的济了。”得济,就是指父母能得到子女的孝敬。“这样就算得济啊?”我问道。她们都点头称是。打那时起,我不断扪心自问,我是一个孝顺的儿子吗?算得上让母亲得济的儿子吗?
  少年时代的我是不幸的。那年秋天,父亲查出得了癌症,不到两个月就匆匆离开了我们。那时母亲刚刚过了不惑之年,哥哥和姐姐还未成年,而年幼的我还不明白失去父亲的悲哀,躺在母亲臂弯里依然自顾自地顽皮。
  缺了父亲这根顶梁柱,家里生活十分艰难。但是,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因为有母亲的疼爱,依然充满了温馨。漫漫冬夜里,炕的中间放着小小的饭桌,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下,母亲纺线,姐姐搓棉棒。我趴在饭桌上写完作业之后,就去画画。有一次,姐姐看了我画的一盏红灯笼之后,悄悄对我说:“你知道吗?还有两个月就过年啦。”我一下子兴奋起来:“娘,是快过年了吗?”她点了一下头,轻声地叹了一口气,说道:“人家都过年,而咱孤儿寡母过的是‘鬼门关’啊!”抬头一看,母亲的眼里已噙满泪水。多年之后我才明白,她的这句话里,蕴含了多少苦涩呀!3间土坯草房,3个尚未成年的孩子,生活之难可想而知。春天,母亲的织机声常常从夜晚响到天亮。夏天的田野上,劳作的汗水浸湿了母亲的白发。秋种时节,因家里没有牲口,她就把耙绳搭上肩头,在松软的泥土里踩出深深的脚印。漫长的冬夜里,母亲的纺车在灯光始终不停地旋转着、旋转着。靠着这种自强不息的辛劳,家中的日子在困境中踯躅前行。
  我终于参加工作了。母亲把她最小的孙辈——我的儿子拉扯大后,自己却病倒了。每个节假日,母亲用她只能动的左手,扒着窗台边的墙角,向外眺望,当我出现的时候,她就会喊我的乳名,脸上浮现出幸福的笑容。母亲得的是脑血栓病,需有人长期侍候。平时我难以尽孝,只得在周末或节假日里,回家跟她待上一两天。每当我把一勺勺饭菜送到她嘴边的候,她吃得是那样开心。有一次,吃着吃着,母亲看着碗里的饭菜,突然含混不清地吐出两个字,好像是说想吃什么。我没听清,反复问了几次,也弄不清是什么。常在母亲跟前侍候的嫂子,一下子听了出来,是炖肉。母亲用嗔怪的目光看了我一眼:“你这孩子……”可还没来得及将炖肉给母亲端上来,她就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多少年来,我一直自责。多少次想起母亲在世时的情景,多少次耳边响起母亲的呼唤,多少次梦里再次见到久违的母亲,多少次泪水浸湿了枕头!
  子欲养而亲不待。或许,多想一想母亲,也是孝敬母亲的一种方式吧。想一想母亲对儿女博大无私的爱,就会感到幸福和满足;想一想母亲的艰辛与勤劳,就会增强克服各种困难的力量和勇气……
□尤炳君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怀念我的母亲
  本文所在版面
【第 4 版:副刊】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