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中国科技馆:让科普娱乐起来


  今年国庆假期,“鸟巢”北边新建成的一所场馆,售票窗口排着长长的队伍,一楼大厅里人山人海,许多孩子像在游乐场似地兴奋地尖叫着、跳跃着……
  这是哪儿啊?如果告诉您这是中国科技馆,您会相信吗?

  9月16日,中国科技馆新馆正式向公众开放。首日它便迎来众多科技爱好者,而国庆期间它每天的客流量都超过3万人。

  奇妙世界

  从外观上看,科技馆像一个巨大魔方,是仿照鲁班锁设计的。“最初,我们收到了许多方案,可以说是千奇百怪,其中也有非常精致和巧妙的,”徐延豪馆长微笑着介绍说,“我们最后还是选择了鲁班锁这样方方正正的设计图型,因为我们想告诉大伙儿一个道理,科学外表看似枯燥呆板,其实奥妙就藏在这把锁里。”
  正如馆长所说,走进馆内,我们看到了一个 “奇妙”的世界,一个五彩斑斓的科学城堡:一层科普长廊的墙壁上,由各种齿轮、连杆、气缸、活塞等组成的“机械旋律”,设计者把汽车的部分结构别出心裁地安在了墙上,让进入馆内的人眼前一亮;还有一个像围棋棋盘的“分子运动墙”,上面有三颗“棋子”在运动,表现着粒子的独特运动方式。我们看到,在这样有趣的设计面前,一名外国观众站了足足30分钟!一层几乎所有的展品都安放在墙上,既方便了游客的走动和集结,也给观众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新馆共有五个展厅,分布在四层的空间里,拥有常设展项800多个,大部分展项可让观众动手操作或体验。
  在新馆一层的华夏之光展厅里,几千年前古人发明的山间引灌设备被重现,潺潺的小溪上,水车、引灌车、水力舂米器都在“工作”着,人们可以亲自去踩踏水车取水。而二层的探索与发现展厅,多种表现形式相结合的展品展示着一个个科学的基本原理。三层是科技与生活主题展厅,展示现代科技与生活的关系。四层是挑战与未来展厅,在这里参观者可以“操控”核裂变与核聚变,可以 “操刀”进行神经干细胞微创手术,还可以化身宇航员“参与”空间站对接。
  一路走来,我们恍然大悟,原来我们是沿着时间的脉络在科技的海洋里徜徉,太有趣了!从人类的童年到成年,从科学的萌芽期到成熟期,从过去到未来,在科技馆中参观就是一次跨越时空之旅。

  娱乐天地

  一层科学乐园展厅,摆放着一架飞机,机身的紧急舱门开着,一个个孩子像滑滑梯一样从扶梯上滑下。原来这个项目是模仿飞机遇到紧急情况时,乘客通过紧急出口疏散出去。机舱里还有简单的电子说明介绍,孩子们由此可以增加应对危机的意识。还有一个电子金鱼池,很多“电子鱼”在里面游来游去,3岁的女孩儿王轻扬伸出小手去抓鱼,她的手一伸,那些小鱼都躲开了。王轻扬抓个不停,高兴极了,站在一旁的妈妈不失时机地告诉她,这是简单的感光装置,可以应用在很多领域。
  二层的探索与发现展厅“胎儿发育”展项前,人们用手转动圆形转盘,“胎儿”便随着转盘的移动,在透明的玻璃球内慢慢变长、变大。很多成年人也都驻足兴致勃勃地观看着。“本来是为了孩子专程从老家来北京看科技馆的,没想到我自己也玩儿得这么开心。”从河北来的田女士兴奋地说,“大人在这里也能边学习边娱乐!”
  新馆与原有的老科技馆的最大差别,就是增添了娱乐性,整个科学乐园展厅甚至就像一个娱乐场。“新馆就是要让孩子们不知不觉地接触科学,爱上科学”,徐延豪馆长说出的办馆理念让人耳目一新:“其实科技馆做不到面面俱到,你想进行科学研究学习,那是学校和课堂进行的事情,不应该来科技馆而应该去图书馆查阅书籍,或是上网翻看资料。所以我们科技馆运营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启迪科学,鼓励创新’,是让老老少少的人们在这里都爱上科学!”

  休闲之所

  “如今,新馆和‘鸟巢’、‘水立方’已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形成一个很好的旅游集群地带。”徐延豪介绍说,“据我们统计,‘十一’国庆期间,我们的游客人数和 ‘鸟巢’、‘水立方’相当。后奥运时代,这个地区将会扮演重要角色,而科技馆为这个角色增加了内涵。”
  根据科技馆新馆的定位,科普旅游已经有了新的内涵,科技馆的运营也加强了市场性。目前科技馆与各大旅行社都已经开始了合作。笔者在现场看到了许多导游打着各个旅行社的小旗子,带着各地的旅游团在馆里尽情地参观,其中也不乏外国游客。
  另外,科技馆新馆在展厅设计、展品展览等方面都考虑到游客的实际需要。目前的自助餐厅明亮舒适,座椅和陈设都很平和雅致,让人在参观之余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据介绍,科技馆将来还要开设一个更大的观众餐厅。科技馆的卫生间很现代化,而且非常多,“很方便”是很多游客的共同看法。据工作人员介绍,现在已有不少人把同学聚会都安排在科技馆进行。
  科技馆有四个特效影院,在这里人们可以观看带有娱乐性的科技电影,这也是参观过程里的一种休息。大厅里记者看到很多彩色的方块,工作人员告诉我们那是休息凳。
  “科技馆的发展具有休闲旅游业的特性,这已经是一种潮流。学科学不仅是一种谋生的需要,还是一种生活的需要,在科技馆里学科学也是一种休闲娱乐。”徐延豪说。
郑和下西洋海船模型
   □杨易锋 张年亮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中国科技馆:让科普娱乐起来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6 版:旅 游】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