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她家出了仨军官
  在糜镇李胡村,袁春芳家是一个受人称赞的“军人之家”,年年被评为 “五好家庭”、 “拥军优属模范家庭”。荣誉的背后,离不开袁春芳的培养和教导——
  7月19日,笔者来到陵县糜镇李胡村,带着一分敬意走进这个“军人之家”。一位个子不高、面容消瘦但精神矍铄的老人正在细心擦拭一个镶有军人照片的镜框。老人叫袁春芳,今年62岁,是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我有3个儿孙在部队上,虽然孩子们不在身边,但他们在为国家做贡献,每当想孩子时,我就看看这些照片!”一提起部队二字,老人格外高兴。
  “从小我就对军人有一种特殊的敬佩之情。”据老人讲述,1965年,她怀着对军人的崇拜嫁给了李胡村复员军人李长洪,虽然生活清苦,但她感到很幸福。后来,她们有了4个儿子,家庭负担越来越重,生活日益困难,丈夫不得不经常外出帮人干零活维持家庭生计。当时,婆婆已年迈,需要照顾,儿子们还小,需要抚养,家里、地里的活都落在了袁春芳一个人的肩上。生活压力没有压倒袁春芳,内心的那种对军人的崇敬使她经常以军人为榜样教育几个孩子,“做人要有骨气,要像军人那样敢于向困难挑战,像军人那样体现自己的价值。”这是她从电视上学来的一句话,她让这句话陪伴几个孩子逐渐长大。
  1986年,大儿子和二儿子相继成家立业并先后到外地打工。1989年,三儿子李勇初中毕业,虽然以优异的成绩被高中录取,但从小受母亲熏陶的他却毅然报名参军入伍。“我想在军营里实现我的梦想。”袁春芳对孩子做出的选择高兴地点了点头。临行前,她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记住,做一名出色的军人!”李勇到部队后,训练刻苦,学习努力,年年有喜报寄回家,袁春芳看到这些,比什么都高兴。1990年3月,婆婆病危,老人临终前一遍遍喊孙子李勇的名字,见孙子一面是她老人家唯一的心愿。而袁春芳又何尝不想见见儿子?可儿子正在考军校的关键时期,如果把这个消息告诉儿子,肯定会影响他在部队的学习和训练,为了不让儿子分心,她最终没有把婆婆病危的消息告诉儿子。1991年,部队传来佳讯,李勇在部队如愿被军校录取。如今,他已成为新疆乌鲁木齐某部队最年轻的团级干部。
  1996年,四儿子李强初中毕业后,也和哥哥一样主动要求参军入伍,而令袁春芳更加高兴的是,李强也如愿考上了军校,2000年被提干,成为部队上一名副营级干部。
  2003年7月,大孙子李希瑞初中毕业,也想学两个叔叔去参军,但又想在家照顾爷爷奶奶,袁春芳看出了孙子的心思,对孙子说:“好男儿志在四方,你们在部队上有了出息,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回报。”征兵刚开始,袁春芳就亲自到镇武装部为孙子报了名。12月,李希瑞也光荣地穿上了军装,成为一名军人。2006年,李希瑞通过努力,以优异的成绩在部队上考取了军校,现已成为一名连级军官。
  如今,袁春芳老人每年都会收到部队寄来的一张张喜报,当她看着儿子、孙子一张张立功受奖的喜报时,总会乐上好几天,她说:“只要孩子们争气,我再苦再累也高兴。”
  小家大爱,袁春芳老人以无私忘我、甘于奉献的精神,先后为部队输送了3个优秀的人才,在当地传为佳话。
  □礼先 砚才 石静 照明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她家出了仨军官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今日农村】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