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德州地域文化的三次高潮(下)
——兼论德州人文化性格的形成
  三、明清全盛 诗重九域——德州地域文化的贡献与德州人的文化性格
  自明洪武初年始,将隋代置于陵县的德州西迁到今址,而将原陵州迁往今陵县。史书上称这一过程为“德陵互易”。各种历史条件经过长时期的整合,随着运河贯通、大明立国、永乐迁都、“洪洞移民”四个条件的一一达成,古城德州进入了她的全盛期。“全盛”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经济上成为运河沿线33个重要工商业重镇,文化上开始出现了“人文飙起”的萌动与强有力的勃兴,为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准备了人文基础。明代诗坛后七子的领军人物李攀龙咏德州诗中,有这样一联,生动地描绘了此时的德州风貌:“千乘旌旗分羽卫,九河春色护楼船……”皇家的船队驻跸游幸,两岸是雁阵般排列的警卫部队,在大禹治水所留下的九河胜地,洋溢着盎然的春意!在诗人的笔下,德州,宛然一幅通都大邑的气派,一幅“清明上河图”般的繁盛局面。曾经以强大的实力和卓异的作品产生过很大影响的德州作家群体,就产生于这样一个背景之下。
  约在10年前,我提出了“德州作家群”这样一个人文地理意义很强的概念,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德州作家群”先后以田雯、卢雅雨(见曾)为领军人物,以孙、谢重辉、宋弼、冯廷 魁槐等为骨干的德州籍诗人为主体。
  这个作家群的代表人物,先后是田雯和卢雅雨。
  田雯,字纶霞,历官江南、贵州巡抚;不但政声甚著,而且有“德州先生”之称。他活动于康熙年间,为政之余,勤于著述。其《黔书》、“悯农诗”等皆名于时。康熙驻跸德州时,曾主动提议赐给他匾额,这是极为少见的事情。卢见曾,号雅雨山人,幼学诗于王士祯与田雯,田雯预言:“吾乡后起以诗名家者,当在斯人!”卢见曾两度出任“江淮盐运使”,与“扬州八怪”交往甚厚,他力倡“维扬诗风”。清代以来,“华夏人文在东南”,卢雅雨出力甚巨,至今在扬州的文化、教育、博物等界,到处都能读到他的名字。他们都属于那种不但本人诗名远扬,而且把家乡的荣誉播洒到全国的著名人物。
  这个作家群的骨干成员还有谢重辉、冯廷 魁槐、宋弼和孙。其中谢重辉曾以诗作被王士祯看重,把他与田雯一起列为“金台十子诗”入选作者。这里所谓“金台”,指首都北京。这就是说,在全国十个入选诗人中,德州独占了两个!冯廷 魁槐是康熙壬戍进士,其诗作风格超逸、不类凡响,时人称之谓“高华丰度、可望而不可即也”。曾以中书舍人典试湖北,登黄鹤楼,俯瞰江汉之流,远眺大别名山,南望潇湘洞庭,慨然赋诗百篇。著有冯舍人遗诗六卷。宋弼,号蒙泉,性耿介、好直言。其诗作“偶尔兴发,芒角迸露,精光英气,有突出纸墨间、射人百步外而不可逼视者”。他与纪晓岚交厚,留下了一些与纪的唱和之作。他还留下了一部《州乘余闻》,与田雯的《长河志籍考》并列,同为德州人给德州修史的佳话。《州乘余闻》受到纪晓岚的推重,纪晓岚有诗吟咏这部著作道:“检点平生记事珠,丹铅一字几踟蹰。何人复作裴郎学,一笑黄公旧酒垆。”
  这个作家群和全国的大师级作家应答酬唱,过从交游,给德州古城留下了为数颇丰的唱和之作与题咏之辞,还有浓重的诗礼之风。这些作品,应是德州地域文化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这样一个极富地域特色的作家群体竟然长期不能享受应有的 “文学史”地位,是中国文化史的忽略,还是我们自己长期没有重视所得到的“回报”?!当然,现在情况已经大为好转,德州学院的友人们首开田雯研究于先,成立董仲舒研究所于后,大大地强化了对于本土文化资源的整理与研究。我们期待着他们新的研究成果。又,卢雅雨的孙子卢荫溥,是有清一代德州惟一的一位宰相,而且这个宰相颇为特殊,他曾历官六部,又曾提携以禁烟著称于史的林则徐。凡此种种,都应当纳入德州地域文化的研究范围。
  回顾从事地域文化思考以来的若干心得,认识到“地域文化”固然要以本地文化现象开展研究,却又不能等同于“本土文化”的研究,也不应当以只研究本土籍文化人士为满足,而应当纳入更加广阔的视野范畴,一切与德州有关的历史文化现象,均应加以一视同仁地观察考量。本地人才的贡献多在外地,他们在外地的作为固然要加以重视,而外地人才在德州的表现尤应着重研究。因为外地人在德立足的精英之士(如颜真卿)是构成本地历史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说,排斥外籍人士,也就是阉割、扼杀了德州地域文化研究的一翼,削弱了德州地域文化的影响力和生命力,直接损害德州城市文化形象!这也就是一种文化虚无主义。德州地域文化的从业者和爱好者其深思之!
四、齐风鲁韵 燕魂赵魄——德州人文化性格的形成
  浸润着“禹疏九河”所代表的德政懿行和开拓精神,沐浴着董仲舒“下帷读书”所留下的崇礼重教之风,德州走过了3000多年沧桑历尽的里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德州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有齐鲁风、有燕赵风”的地域文化,也形成了自己勇于任事、甘于牺牲、隐忍负重、不事张扬的文化性格。这是很值得我们克服自卑思想,拿出孝子贤孙的姿态,殚精竭虑地开掘、竭弩尽钝地弘扬的。宋哲元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之作为,喜峰口抗战也罢,卢沟桥首战也好,响彻全中国的“大刀进行曲”做证,足以证明德州人不让人后、敢于改写历史的勇气和胆魄!崇礼重教的德州人的血性,绝不下于其他任何地方!而在反清启民、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关节处,武城县的王金铭率冯玉祥等首先举义于滦州,则代表着德州人感知时代变迁的能力和贡献。德州的先人没有给我们留下自卑的理由,却有着自强的充分根据。德州人理宜自强不息、谋远健行,为自己争取无限美好的未来。
  多年来,我们在开展德州地域文化研究时,比较充分地注意到了她地处“齐鲁、燕赵两大文化版块”的接壤地带这一特点,强调了它们的区别。并把这种区别理解成一如辛弃疾与李清照的词风那样,一个豪放,一个婉约,管宁割席,泾渭分明。这样,我们就忽略了艺术风格意义上的互相借鉴、交错影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象。“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出于李易安,却非靡靡之音;“……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为辛稼轩笔下所作,却又绝不是豪放之句。如果单纯强调分野,并把它理解成为不能逾越的轸域,而对于人文地理意义上的交汇融合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则必将失诸偏颇。实际上,两个地缘上最贴近,对历史产生了极为深刻影响的文化,不融会、不汇流是不可能的事情。单讲人员的交流已经无法精确计数,怎么可能没有交融贯通呢?所谓“齐鲁文化”就是“齐文化”与“鲁文化”融合而成,“燕、赵文化”理所当然也是如此。我去香港考察文化市场时,发现东南诸省都有以本省名义命名的“同乡会”,如“广东同乡会”、“湖北同乡会”等等,惟独山东、河北是“冀鲁同乡会”!这真是一个意味深长而且颇有象征意义的现象!难道不应当解读成历史文化因素在某一特定条件下的折射吗?
  自西汉在今陵县设置安德县始,德州人头上顶着“德”字过日子,已经2000余年了。即使从德州这个正名出现后的隋代计算,也已经1500余年。本文所镂列之先贤行状,都可以理解为一个“德”字。从广义上说,“德”字所代表的内涵,实在概括了古今中外一切往圣今贤所发现、所创造的全部精神价值。作为对于德州地域文化的高境界的一种思考、一种假设,标志之一是:德州应该成为“德”文化的研究基地。关于这一点的重要意义,或可这样表述:时代需要“德”文化,而且已非常迫切!时代需要德州这样一个研究 “德文化”的基地,而且非我莫属。这主要是出于对于中国历史发展轨迹的考察,我们的“父母之邦”的这一次的发展机遇来之非常不易!也可以说,中国人盼望这样一个发展机遇,即令从1840年鸦片战争时算起,也已经眼巴巴地盼望了百余年了!至若就此题目所作深入思考,容当另文写出。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作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特殊现象:只有当国家处在统一状况下,中华民族才能谋求强盛。也只有在统一、强盛的背景下,才有可能为百姓谋求生活的富足与小康。这样一种特殊规律在德州的历史地图上投下了足够清晰的印痕。而这一点,也印证着董子“大一统”学说的无可取代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我们不妨说,这一点是中国人的“爱国主义”的最富于实质性的内涵之一。难怪,一代又一代的德州人,都把董子和董子学说奉为学习楷模与立身之本,德州地方志也把董子所说的“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记载在开宗明义的篇章里。当我们有条件回顾“德州文化史”的发展轨迹的时候,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地感知了这一点。这也是我认为德州应当成为“德文化”的研究基地的一个根本性动因。
  地域文化研究,是一个大题目,远非我的一篇小文所能概述。以上所见,皆痛感于家乡文化资源的流失风化而所作思考。提纲挈领牞挂一漏万;暴虎凭河,孙山之论。祈各界贤达有以教我,是所殷殷至盼!2007年7月7日稿
  □刘金忠
更多>>  德州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德州地域文化的三次高潮(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文化娱乐】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