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让农村孩子家门口享优质教育
作者:滕璐本报
  □本报记者 滕璐 本报通讯员 王梓焱
  夏津县雷集镇中学是全县最为偏远的九年一贯制学校,近年来学校硬件设施有了很大改善,但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问题:年长教师教学理念相对落后,年轻教师缺乏专业成长的机会,优质教师资源留不住等,这些问题影响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2018年8月,徐庆福担任学区主任兼中学校长后,针对当前乡村教育和学校现状,进行大胆创新与改革,一年多时间里竟使一所落后的乡镇学校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全县先进学校。

激发学习内驱力促教师快速成长
  百层建筑以“根”为重,而教育的“根”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学校要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要发展,“自主”是关键。为促进教师专业快速成长,着力打造一支情系乡村、扎根乡村的强有力的教师队伍,去年11月,学校实施“师道情怀”专家型教师培养工程。这项工程根据每个教师的个性特长不同,成长愿景不同,自由结合,成立方向不同的项目组团队,目前已成立了思维导图项目组、初中生心理项目组、学科分层走班项目组、语文单元整合项目组、高效课堂建设等多个项目组,实现了周周有分享、月月有亮点、学期成特色、学年成品牌。
  项目培养工程结硕果。目前,学校一半以上的教师都在做课题研究,课题必研究,研究必有果。通过项目培养,教师们找到了职业幸福感,专业成长有了快速发展。学校有4项课题在市级立项,一项在省级立项。今年4月,高效课堂项目组被邀请到新疆沙雅县作高效课堂建设经验报告,并通过示范课的形式将学校开创的“问题导学”高效课堂模式与当地教师进行分享和交流。

“走教”+“走班”补齐农村艺体教育短板
  为了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把农村孩子的艺术潜能挖掘出来、培养出去,雷集镇中学在抓好基础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艺体教育。
  开展艺体教育,师资是关键。艺体教师资源匮乏、不专业是导致艺体教育难开展的主要原因,而偏远的农村学校要上好艺体教育更是难上加难。“穷则思变”,没有思路就永远没有出路,面对困难雷集镇中学选择迎难而上。学校充分利用内部资源,在自己教师队伍中挖掘有艺体特长的教师,培养成为首批专业教师;积极通过各种渠道招贤纳士,将社会名人、艺人融合到艺体教师队伍中;将匮乏的艺体教师资源在全镇的范围内共享,实行“走教”模式。
  学校一直秉承“根雕教育”育人理念,以“各得其发展,张扬其个性”为育人目标,尊重每一个孩子个性特长发展。为了满足每一个孩子不同兴趣和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他们将传统的音体美课程进行整合,打破班级界限,实行艺体教育“走班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艺体课程。艺体教育“走教”+“走班”模式成功解决了偏远农村无法开展艺体教育的难题,而且成效非常明显。目前,学校已成功开展葫芦丝、萨克斯、巴乌、陶笛、乒乓球、篮球、绘画、舞蹈、吉他、电子琴等10余项艺体课程,还开设了国内先进的人工智能编程、3D打印等课程。学校还举办文化艺术节,给孩子们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
  如今,雷集镇中学各项成果收获颇丰,使偏远落后地区的教育走上了优质发展的道路。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让农村孩子家门口享优质教育
  本文所在版面
【第 56 版: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