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新中国汽车工业拓荒人
  (上接3版)可以说,大足汽车厂已经是散沙一盘,还严重影响到了生产,虽然国家已投资了8000多万元、建设了8年之久,大足厂却只生产了80多辆车,且质量严重不过关,已经亏损了3000多万元。
  为了整顿好大足汽车厂,国务院让大足厂派了80多人进京开会,学习了半年之后,让他们回去抓生产。
  担心他们自己搞不好,国务院决定派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杨以希和时任汽车局副局长的张兴业一道跟着他们回去。
  从1974年2月起,张兴业在大足厂一干就是3年,每半年还要向国务院汇报一次情况。
  为了解决大足厂的难题,杨以希和张兴业积极发动群众认真学习、贯彻北京会议精神,由让参加过北京会议的人员带头,开展自我批评,“走访谈心促团结,拆墙填沟解疙瘩”。
  在见面会上,许多人主动找不同观点的人握手、道歉,发言者争着抢话筒,主动承担责任。在接下来的全厂职工大会上,大足汽车厂党委书记王黎山带头做了深刻检查,许多职工感动地落下眼泪,许多职工没有想到,厂领导进步这么大,由过去推卸责任变成了抢着挑担子。
  许多职工马上写信给回家的职工,请他们赶快回到工厂;有的调换工作的手续都办好了,最后也决定不走了;有的工人听了广播之后,第二天竟徒步30公里赶回了工厂。
  杨以希和张兴业积极征得国务院批准,把大足汽车厂所在地区划归重庆市管辖,成立重庆市双桥区,享受重庆市的城市待遇,极大地解决了大足厂职工的生活问题,为汽车厂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后来,大足厂为了向五一献礼,还提前生产出10台越野车,整个工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77年1月份,完成任务的张兴业回到北京,结束了国务院联络员的工作。
  回京后不到半年,洛阳轴承研究所又出了问题——书记和副书记、所长和副所长闹意见,下面两派群众闹别扭,工作长期停滞。
  中央领导亲自批示,要求对轴承研究所进行整顿,并派工作组进去。张兴业再次临危受命,担任起工作组组长职务。
  1977年12月12日,张兴业的工作组正式进驻洛阳轴承所。在那里,工作组花了5个月的时间,对研究所进行了整顿,调整了领导班子,调动起了职工的工作热情。效果立竿见影,洛阳轴承所提出大干20天的目标,各单位迅速开展起大竞赛、大挑战,提前3天就完成了两项科研课题,并试制生产了16种、4386套轴承,比前11个月的总和还要多1000多套。 《人民日报》还在头版头条对洛阳轴承所进行了典型报道。

  出师香港,带领中国汽车打开国际市场;作风简朴,因营养不良累倒在工作岗位上


  1982年5月4日,中国汽车工业公司成立,张兴业被任命为副总经理,分管外事、外贸等业务。期间,张兴业帮助国内企业引进了一大批先进技术和设备,解决企业面临的现实困难。 1982年,张兴业还参与了上汽与西德大众的合资谈判,最终促成了双方合作。 1984年,张兴业被委托担任上海大众公司第一届董事会董事。
  上世纪80年代,随着汽车进出口和新技术引进业务的增多,亟需在南方建设一个出口基地。早在1980年,饶斌就曾和香港爱国人士吴炳昌等商谈合资组建香港华盛昌机械企业有限公司。 1983年,张兴业陪同饶斌再访香港,又和吴炳昌等人谈及此事,双方最终达成了共识。 1986年7月,香港华盛昌汽车有限公司在香港注册成立,正式对外营业,张兴业被任命为董事长。
  华盛昌公司的成立,首要任务是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出口创汇。到1991年,已经开拓了泰国、孟加拉、菲律宾、阿富汗、韩国、沙特、香港等市场,总资产已经达7000多万港元。
  在张兴业的精心运作之下,华盛昌在香港取得了非常高的声誉。华盛昌非常讲究信誉,手续费只收取3%,不求暴利,许多企业都愿意跟华盛昌合作;华盛昌每年贷款,都按照合同准时还款,从未拖欠过一分钱,许多香港银行争相给华盛昌提供低息贷款,这给华盛昌的业务提供了坚强的资金后盾。
  为了使华盛昌贸易以最快的速度发展起来,张兴业不得不硬着头皮去“炒外汇”,每天早上提前一个小时到办公室,打开电脑,就是研究美国、日本、英国、法国等国家汇率,决定买谁的,卖谁的,平均一周可以做成一笔,成功率在98%以上。通过买卖外汇和使用低息贷款,华盛昌还投资了几个企业,为国家创下了大量外汇。
  虽然华盛昌在香港赚了很多钱,但是张兴业却不居功、不自满、不向国家提要求,生活依然非常简朴。当时,香港的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国内,张兴业一家人只能省吃俭用。比如,每次到市场买鱼,香港人买鱼头,一个鱼头26港币,张兴业只舍得买鱼尾,5斤重的两条鱼尾只需5个港币。吃芒果只能买最便宜的批发货,为了防止芒果腐烂,他们每次都要把有黑点的芒果皮剥掉,果肉切成块,放进一个密闭的玻璃瓶子里,然后放进冰箱里保存;在香港,张兴业从来不敢去饭店,都是在家自己做,到超市买东西,也是买促销减价的。
  生活清苦加之工作繁重,1991年张兴业因肺结核累倒在工作岗位上,在深圳医院住了一个月,医生诊断是营养不良,操劳过度,后来,因为张兴业40度高烧不退,又被转到了北京结核病医院,治疗了3个月,刚一康复他又回到了香港。

  退而不休,引导汽车学会走出困境;老骥伏枥,继续为中国汽车奔走呐喊


  1992年,66岁的张兴业当选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在理事长岗位任职10年时间,中国汽车工业经历了两、三次较大调整,汽车产业也由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学会面临着转型阵痛。
  张兴业不负众望,在学会人员老化、经济拮据的情况下,积极从组织体制、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等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积极探索出了新的社团管理和运作模式。如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已经建立了北京车展和 《汽车之友》杂志两大经济支柱,逐渐形成了一批在行业中具有很高知名度的精品项目,在与国际同类机构交往中主导地位愈发强化。
  眼下,张老虽然已80多岁高龄,但是他依然积极为中国汽车事业奔走呐喊。每年,他都不辞辛苦到全国各地宣传、授课和介绍国外汽车创新技术和发展趋势。每年不少于50次到企业去调研、研究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他被许多企业聘为高级顾问,被许多大学聘为兼职或名誉教授,还被中国世纪专家编委会编入《中国世纪专家》和《中国世纪专家传略》,备受我国汽车界人士的尊崇和爱戴。
  谈及家乡德州,张兴业的言语中流露出浓浓的感恩之情,他告诉记者,自己由于工作原因,很少有机会回到家乡,但是他从来没有忘记家乡人民的哺育之恩。只要有机会,他愿意竭尽所能为家乡做事。
  我们请他为家乡题词,他提笔写下“美丽德州,梦里故乡”8个大字,表达了对家乡最深切的思念。

更多>>  德周刊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新中国汽车工业拓荒人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深水区】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