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1:要闻

2019-08-07 09:42:00.0

陵城:千名支书“大比武”

   本文字数:1726

▲印象大薛庄旅游综合体鸟瞰

▲边临镇楚轩农业生态园。记者王志伟摄

  □见习记者刘潇本报通讯员张鹏王书胜
  7月23日,正值大暑,陵城区边临镇西于架村的楚轩农业生态园内绿树成荫、鲜花旖旎,工人们正在采摘准备当天售卖的西瓜。“生态园主要种植各类特色果蔬,比种植传统作物效益翻了好几倍。 ”西于架村党支部书记、楚轩农业生态园负责人黄云州告诉记者,通过党支部领创办合作社,全村土地实现了集中统一管理,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条件。
  农村党支部这个“战斗堡垒”强不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陵城区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强化党建引领,通过在全区开展千名支书“大比武”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党支部书记“领头雁”作用,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农村新图景正在全区徐徐展开。
领办合作社激活新动能
  走进西于架村,笔直干净的道路、整洁明亮的院落,处处展现着风清气正、文明向上的精神风貌。国家级示范村居、山东省森林村居、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区级红旗农村党支部……一幅幅闪亮的“金字招牌”,让人对西于架村刮目相看。
  黄云州是村里公认的能人,带着群众干、干给群众看,是他最典型的特征。他带头从事木材加工,全村木材加工户从无到有发展到29家;他为村民协调贷款组建运输队,村民购置了17辆重型卡车跑运输;他采用股份制形式成立建筑公司,吸纳本村70多人就业。
  2017年9月,黄云州又有了新点子。经认真考察后,决定以农村党支部领办创办土地股份合作社为契机,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公司”模式,注册成立汇德农业合作社,流转土地200亩建设楚轩农业综合产业园。经过近两年的建设,如今的楚轩农业综合产业园,已打造成为一个集蔬菜观光、采摘、育苗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生态园,并被认定为山东省休闲农业精品园区。以合作社为依托,西于架村积极调整种植结构。他们引进种植了日本钢葱30亩、大田西瓜30亩,亩增收1500元,使合作社在完成两次分红的基础上,实现集体增收24480元。
  西于架村的发展带动了周边村子产业转型,也给村民提供了众多就业机会,很多人吃上了“园区饭”。 56岁的韩淑珍是边临镇郭庄村人,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在一个72孔绿色的育苗盘上,无土栽种紫甘蓝和胡萝卜,用她的话讲,“农闲时间来园区干零活儿,一点也不累,每个月能净赚1800块。 ”
  因在千名支书“大比武”中表现突出,黄云州作为28名优秀党支部书记之一,走上“支部书记大讲堂”的讲台,为全区村党支部书记作了题为《做乡村振兴的基层带头人》的演讲,这是令黄云州颇为自豪的一件事。
打开新思路创新促发展
绿树村边合,碧水映薛庄。薛庄村位于陵城区丁庄镇,马颊河流经此地,仙人湖、丁东水库与之紧邻,用村支部书记薛长民的话来讲——“陵城区的水基本都在我们这儿”。薛庄村是个拥有2300口人的大村庄,而人均耕地只有0.8亩,单纯的粮食种植肯定不能迅速让村民致富。
  穷则思变,薛长民带领村两委班子进行调研,最终确定了“靠水吃饭”的发展思路。思路确定了,该咋干?村两委班子达成共识——专业的事要由专业的人来干,于是请来山东爱尚生态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薛春桥。薛春桥原籍就是薛庄村,25年前外出经商,小有所成的他心中始终惦念家乡。于是,双方一拍即合。(下转A2版)

短评
牵好“牛鼻子”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从组织振兴破题,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离不开一支“肯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村干部队伍。因此,牵好村干部这个“牛鼻子”,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就有希望,这也是组织振兴保障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
  陵城区通过开展千名支书“大比武”,让农村党支部书记先后上台,论工作、讲经验、谈感悟,通过比、学、看、听,支部书记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升,涌现出西于架村“党支部+合作社+公司”模式、前华村 “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大刘村“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模式、付店村边角经济等农村发展的先进经验和模式。这些本土经验,有着新鲜的泥土味,好学习、易借鉴,对周边农村社区有着很好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在实践中锻炼,着力打造素质高、能力强、作风硬、群众满意度高的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激发了新一轮干事创业热情,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