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农技下沉保质量 科学播种稳丰收
禹城:良技良法助秋播

复式条播机正在开展田间作业。刘厚志张晓宇摄


  本报讯(记者李海玲通讯员张伟靖陈立娟)“目前还剩下200亩地需要秸秆还田,800亩地需要深翻散墒,冬小麦播种预计一周之内结束。”11月2日,在安仁镇齐庄村的农田里,尚信齐盛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张树军正驾驶着拖拉机开展田间作业。
  作为2019年返乡投身农业的“新农人”,张树军如今不仅是齐庄村党支部书记,还担任禹城市农业技术联合会会长。他领办的合作社今年种植的1000亩玉米已经于10月25日前全部收割完毕。“新型农机极大地提升了作业效率,节省了时间。”张树军感慨地说。
  当前正值秋种关键期,市农业农村局组织11支科技小分队深入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成员王法宏提出的“散墒是前提、整地是关键、晚播要精管”理念,为农户秋种指明了方向。
  此外,禹城市供销社构建起覆盖全市9个涉农镇街的三级农资经营服务网络。目前全市已储备化肥4000余吨、良种5.5万公斤,可满足约5万亩冬小麦播种需求。
  11月4日上午,在辛店镇种粮大户李来友的330亩农田里,播种机正轰鸣作业。针对今年秋季降水偏多、土壤湿度大的情况,在镇农技站专家指导下,李来友选用“太麦198”优良品种,并适当增加播量,实现“以种补晚、以密补晚”。“目前已播种270亩,有专业指导和农资保障,我们对明年丰收充满了信心和干劲。”李来友说。
  与此同时,在辛寨镇麦香公社共享粮仓,总经理邵燕一边组织玉米烘干入库,一边与农户沟通冬小麦种植细节。“我们推行统一供种、统防统治、统一收购,并运用无人机飞防,推广种植富含SOD酶的功能性小麦。”邵燕介绍,这一“订单农业”模式既稳定了粮源品质,也带动周边农户实现“优质优价”。企业计划到2026年将优质专用小麦订单面积扩展至15000亩,进一步夯实“从一粒麦到一个馒头”的产业链条。
  眼下,禹城市正以全方位的保障措施有力推进秋种工作有序开展,为明年夏粮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更多>>  禹城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禹城:良技良法助秋播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