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禹城深度挖掘工业旅游潜力,前9个月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
厂区变景区 释放新魅力

省级工业旅游示范企业惠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惠民农业向游客推介当地农产品驴肉


游客参观保龄宝公司展厅


工业旅游成为学生研学的新热点


俯瞰禹城市区


  

□本报记者李榕本报通讯员韩峰司晓娟孙洪文
  在禹王集团见证一粒大豆的“变身”、去惠民农业品尝全驴宴、到视界牧业看牛奶的诞生……今年“十一”小长假,禹城多个工业旅游点位迎来参访高峰。眼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把目光投向工业旅游,升级工厂、建设基地、拓展文旅商体展融合的新方式,受到市民游客的欢迎,也为企业多元化发展开辟了新路径。今年前9个月,禹城工业游累计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带动销售额达7200万元,同比增长8.5%。
生产车间化身打卡点
  10月4日上午10时许,禹王集团迎来当日的第4拨游客——150余名济南退休老干部走进厂区。在生态食业2万吨植物蛋白肉项目现场,去年投用的全自动“透明车间”里,大豆正经历“工业魔法”:清杂脱皮、研磨提纯、高温挤压拉丝……机器嗡鸣中,一根根肌理分明的手撕素肉新鲜出炉。“以前只知道大豆能榨油、做豆腐,没想到还能变成这么逼真的素肉,关键还健康!”游客于忠民凑近玻璃幕墙,忍不住赞叹。
  眼下,这条生产线已成为禹王集团工业旅游路线上的“明星景点”。“作为山东省工业旅游示范点,我们以生产现场为景区,以互动体验、健康科普为特色,打造出游客能‘逛吃’的生产线。”禹王集团工业游项目招商部主管刘燕飞介绍,2015年,企业从单一的鱼油生产线参观起步,当时的参观者多为潜在客户;2018年在市文旅局助力下,依托大豆、鱼油两大产业链,成功跻身山东省首批工业旅游示范点。
  如今,禹王集团的工业游早已“扩容升级”:省内最大的大豆科普基地里,游客可探寻大豆从种植到加工的全历程;透明化生产车间内,从蛋白粉到素肉的“变身记”实时上演;5条特色旅游路线配备10名专业解说员、5名金牌讲师,能同时接待2000名游客,6家协议酒店还能日均保障300人食宿。“经过近10年的持续发展,企业的工业游模式实现了从‘请进来’到‘走出去’的转变,参观群体由商务客户拓展至研学、亲子、中老年健康游三大类,形成了‘沉浸体验+产品品鉴+文化输出’工业游模式。”
  这样的体验并非个例。10月2日,省级工业旅游示范企业——惠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驴舍养殖区内,近1200头黝黑发亮的毛驴“闲庭信步”,不时与游客亲密互动。“我们设计了涵盖驴文化馆、检测中心、驴舍、科技小院等点位的线路,穿插驴车观光、小驴喂养等互动环节,全程约1小时,以研学游、培训游为主,今年已接待游客超1.8万人次。”惠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贾吉民说。
  20公里外的山东视界牧业,工业游更显趣味。10月4日,来自青岛的研学团走进企业,在“哞哞”声中,孩子们沿参观通道,见证了一杯牛奶从奶牛养殖、原奶采集到加工灌装的全过程。转盘式挤奶设备、无菌生产车间、高速牛奶灌装机,这些现代化设备颠覆了大家对传统乳业的认知。“孩子特别兴奋,亲眼看到牛奶怎么来的,以后喝得更放心。”家长赵红英说。
  如今,禹城多家企业的生产车间成了热门打卡地: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展示着功能糖的研发与生产,麦香园食品公司让游客了解面粉到面食的奇妙转化……在这里,工业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可看、可听、可感的生动场景,串起了独特的工业旅游风景线。
收获流量与消费增量
  从忙碌的生产车间到热门的旅游风景线,禹城企业纷纷打开厂门,背后是流量与消费增量的双重驱动。
  在禹王集团精心打造的工厂旗舰店内,各类终端产品琳琅满目。作为工业游线路的最后一站,游客参观后常驻足选购,实现“边产边销”。“这不仅是体验之旅,更是消费场景的延伸,是品牌宣传的重要窗口。”刘燕飞坦言,工业游让企业突破传统营销模式,游客在了解全产业链后,对产品更信任。目前,企业年均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带动销售额约5000万元。仅今年以来,接待游客达8.6万人次,带动销售额4300万元。
  山东视界牧业的工业游,则藏着“透明”的智慧。“让消费者见证每杯好奶的诞生,才能喝得放心。”山东视界牧业有限公司行政部经理刘斐称,让公众来监督安全生产,是企业开放生产车间的主要考量。此外,打开厂门,也让企业文化、理念展示和输出有了更加生动的方式。“在工业游的最后一站,我们特设了品尝专区,除了定期举办新品试吃等互动环节外,还接受现场订购,提升了客户黏性。”刘斐说。
  既能宣传品牌文化,又能带来经济效益,这种开放共赢的模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走上特色工厂游之路。“禹城工业游已从单纯参观,迈入可体验、能参与、宜休闲、可度假的新阶段。”禹城市文旅局局长秦培培称,禹城立足大禹治水、禹城大战、黄淮海开发三大特色文化品牌,打造“工业旅游+”复合型旅游产品体系,通过展示规模化生产基地的实力及禹城大战旧址、改碱治沙纪念馆等文旅景区的历史底蕴,使旅游产品更具吸引力,推动工业游与旅游市场全要素横向联动,构建起“可看、可玩、可学、可购、可品、可闲”的复合工业旅游运营生态。目前,全市已形成禹王、东君、保龄宝等7家特色工业旅游集群,走出一条产业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做强联动探索“共赢”
  从最初单个企业的探索,到如今形成特色工业旅游集群,禹城工业游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与支持。
  “我们成立了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委员会,整合资源、统筹规划。”禹城市文旅局副局长聂志华称,在政策扶持下,禹城围绕传统优势工业、三产融合、高端制造业,倾力打造了十大特色工业示范游,涵盖大豆、功能糖、小麦、奶业4条传统特色优势产业示范游路线,德州黑驴、禹城扒鸡、张庄湖羊、邢店肉牛4个特色三产融合示范园区,以及风电装备、工业母机2个高端制造业特色游。
  此外,为提升游客体验,禹城不断完善配套设施。一方面,打造“快进慢游”交通网络,让游客更便捷地抵达景区;另一方面,实施“乐宿禹城”提升行动,引导住宿业提档升级,满足不同游客的住宿需求。
  从“厂区”转变为“景区”,工业游为游客和企业提供了新选择,也进一步带动了城市文旅相关产业发展。“尽管企业正向公众敞开大门,但对比业内标杆,禹城工业游在产品设计、市场普及、服务水平等方面仍有一定差距。”聂志华坦言,目前,工业游多为简单观光,形式相对单一,存在品牌竞争力弱、与景区联动性差、精品线路少等问题。
  这一观点在企业得到了印证。“以景区联动性为例,禹王集团的游客以老年人为主,但周边缺乏连片可供老年人游玩的旅游景点,吸引力有待提高。”刘燕飞说。
  “用好‘地缘’优势、联动周边,是工业旅游点做增量的突破口。”秦培培称,去年以来,禹城推进工业游与大禹文化游、红色研学游、乡村休闲游深度融合,成效初显。比如,推进禹王集团与梁家镇桂庄村联合成立山东氧乐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打造儿时香氧乐园田园综合体项目,引流工业游客体验乡村野趣,预计年接纳游客20万人以上;惠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升级改造驴文化展馆,计划新建农耕区、休闲区,增设农田耕作、骑驴比赛等互动场景,延长游客停留时间。“下一步,我们将引导企业抱团发展,突破‘参观式’传统模式,提升在产品、业态、服务等领域的创新能力。同时,加强政策鼓励,推动工业旅游规范化,形成多样化、差异化业态,让游客‘愿意来’‘留得住’。”秦培培说。
  本版图片记者刘振兴李榕 通讯员王迎春摄

更多>>  禹城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厂区变景区 释放新魅力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聚焦】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