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最美回家路
  

□于秀花
  我的老家是曾被评为全国文明乡镇的辛店镇辛店街。参加工作的这些年,从开始骑自行车,到骑摩托车,再到开车,我无数次往返于禹王路,对禹王路再熟悉不过。
  那天早晨吃完饭,我对89岁的老妈说:“走,我拉着你回辛店,看看新修的禹王路。”听说走新修的路回老家,老妈也来了精神。
  车子驶到建设路,在建设路一直往北,过幸福里小区,来到漯川花海,花海各种颜色的花儿正鲜艳,赏花的人们漫游其中,举着手机,摆着各种优美的姿势拍照,不用近看,她们的脸上肯定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快乐的心情发自心底,展现在脸上和动作上。花海里的风车似流年,慢悠悠地转着,瞧着人们幸福的模样。
  花海往西越过堤顶路,就是徒骇河湿地公园。这些年,公园变得越来越美了,以至于我的足迹无数次踏遍它的每一个角落。悬索桥、步行桥、鬲津桥;牡丹园、玫瑰园、桃花“源”、杏花“村”;喷泉广场、喷泉水池、浅水湾等美景遍布湿地公园。徒骇河湿地公园的建成让我们有了休闲好场所,优美的环境提升了人们的幸福指数。此时正是荷花盛开的季节,满塘翠绿的荷叶,簇拥着一朵朵粉红色的荷花,非常美。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尽情展示着自己纯洁的、泰然自若的、充满自信的美。
  车子驶到建设路北头,右转驶上新修的北外环,此段增加了中间隔离带,并安装了红绿灯,提高了行驶的安全性。走在这条通往家乡的新路上,心情美美的。我放慢车速,和老妈一起尽情享受车子行驶在新路上舒适的感觉,并给老妈讲起我小的时候,在这条路上发生的一个小故事。
  记得那时这条路还是土公路,那年我大概十多岁,才学会骑自行车,忍不住显摆显摆,偷偷骑上爸爸的大梁自行车,向东出辛店街,右转往南,沿着这条路去往十里外的姑姑家。出街往南三四里有座桥,桥西侧南端的水泥栏杆残缺了几根,仅有钢筋连着的豁口就像一张大嘴,令年少的我着实有些害怕,我紧蹬几下脚蹬子,说是紧蹬,那时也只是脚尖刚刚够着脚蹬子,心惊胆战地骑过那座桥,总算松了一口气。没想到前边又来了一辆大卡车,那时人小,感觉大卡车就像一个庞然大物迎面而来,我赶紧往路边躲,一不留神连车带人翻到了路边沟里,好在沟不深坡不陡。这一跤摔得我既懊恼又尴尬,把自行车拖上来,灰溜溜地返回家,第一次的独行外出就此“夭折”。回家后也没敢给父母说。
  后来这条土路换成柏油路,返修过几次,几座桥也更新了几次。前几年这条路又有了新功能,那就是通往禹城高铁东站。禹城高铁东站的建成大大方便了我们禹城人的出行。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早在2002年,我们全市就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我的一位家庭成员,在20世纪90年代也曾战斗在修路前沿,吃住在工地,与石子结缘,与白灰为伴。听他说起过,修路工程都由市里分管领导一手抓,抓进度抓质量,乡镇政府则负责协调地方工作。
  随着公路的畅通,农村运输交通工具多了起来,蔬菜大棚等经济作物多了起来。例如,在炎热的夏季,我们辛店沙河辛的西瓜,露水未干,还带着泥土的芳香,就能圆滚滚地来到你身旁,让你吃上正宗沙河辛沙土地里种出来的新鲜甘甜的西瓜。沙河辛西瓜不仅让你从嘴甜到心,还会让你觉得意犹未尽,下次还会买。
  禹城撤县设市三十年,许多方面,经过磨炼发出耀眼的光环。我走在回家的新路上,走在这条全市最美的县乡路上,心情特别舒畅,那种感觉就像老电影《青松岭》里的插曲一样,激情澎湃:
  长鞭哎那个一甩吔啪啪的响吔哎咳咳依吆……要问大车哪里去?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吔……

更多>>  禹城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最美回家路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文化】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