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我市启动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集中受理时间8月1日至25日 ■最高可申请2.5万元

  本报讯(记者李榕 通讯员蔡菲 郭飞)8月6日上午,在泺清河小学教学楼一楼,禹城市2025年生源地助学贷款集中办理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前来办理助学贷款的学生和家长络绎不绝,工作人员忙而不乱地引导办理,用贴心服务“贷”动困难学子圆梦大学。
  “学生经个人申请、县资助中心材料审核、签订合同、确认回执后,信息上传至国家开发银行系统,审批通过即可放款。”禹城市教体局学生资助中心科员罗学真介绍。此次助学贷款集中受理时间为8月1日至8月25日,实行年度申请审批发放,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贷款按照学历设定额度,其中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每年最高可申请2万元,研究生最高2.5万元,最低可申请1000元。贷款优先用于支付学费和住宿费,剩余部分可补充日常生活费,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困难而失学。
  为提升服务效率,市教体局学生资助中心提前通过微信公众号公布助学贷款所需材料、申请流程、办理顺序、联系电话等信息。同时,现场配备专用计算机、开通免费打印复印服务,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全程协助。“从查验证件、在线注册申请,到合同签订打印、信息复核及材料归档,整个流程仅需10多分钟,真正实现‘即来即办、只跑一次’;续贷业务则全面依托线上办理,让学生‘零跑腿’就能办结,极大提升了办理体验。”罗学真说。
  “助学贷款免利息,能帮家里减轻一部分负担。在校期间我也会怀着一份感恩之心,好好学习,将来用自己的所学回馈社会。”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学生王艳娇说。
  近年来,禹城市教体局本着“应贷尽贷、精准助贷”的原则,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当作教育帮扶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全力满足每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贷款需求,帮助困难学生顺利入学。截至8月6日,已为566名学生成功办理助学贷款,发放贷款金额935.15万元。
◆相关链接
困难家庭大学新生资助开始申请
  本报讯(记者李榕 通讯员任爱珍)为助力困难家庭学子圆梦大学,日前禹城启动2025年困难家庭大学生自主帮扶活动,符合条件的新生可于8月20日前提交申请材料。
  此次救助对象为禹城常住户籍家庭学生:家庭人均年收入不高于1.3万元(含1.3万元)、因家庭困难无力支付学费;2024年、2025年参加全国统一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并经全日制高等院校录取的城乡困难家庭学生(考取师范、军校等免缴学费的学生不享受此项救助)。帮扶按三类标准发放:对于残疾人家庭中的大学生,统一资助6000元;对于城乡低保家庭、脱贫享受政策户和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对象中的大学生,统一资助5000元;对于其他困难家庭的大学生,统一资助3000元。
  申请需提交审批表、家庭经济状况核查授权书、身份证及户口本复印件、家庭收入证明、录取通知书复印件等材料,上报所属乡镇(街道)后,经过乡级初审、市级复核、信息核对、入户调查、全市公示等环节,最终于9月10日前一次性发放资助金。
  自2014年禹城市实行困难家庭大学生资助政策以来,已有1850余名困难大学生受资助,累计资助金额达430多万元。

更多>>  禹城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我市启动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社会·民生】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