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帮助    
  文章搜索: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找回密码]  
母亲的印章
  

□刘勇
  这是一枚小小的印章,一片透明的有机玻璃在横截面上刻着母亲的名字,外面加上一个红色的可以旋转的套,整个印章有U盘那么大小。这是母亲的遗物,它静静地躺在我的文具盒里快30年了。
  这是母亲每月领工资时必用的物件。记得以前,确切地说是30多年前,那时每月发工资都要到单位财务科签字领取现金,这对大字不识几个的母亲来说是个不小的难题。每次她总要找个同事一块去,央求人家代签上,她再按上手印。母亲一贯刚强,从不愿给别人添麻烦,这一个月一次的麻烦事成为她的一个心结。
  一天午饭时,她对我说:“儿啊,教我写字吧。”我一怔还没反应过来,她接着说:“就教我写‘朱玉英’三个字就行。”母亲从小没上过几天学,一直在农村劳动,后来成为随军家属,跟随父亲转业来到地方,才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妈,别费那个劲了,刻个印章吧。”母亲却非常自信,她确信只要用心就没有干不成的事。
  说干就干起来了。晚饭后我写作业,她就趴在我的书桌的一角,手握铅笔在信纸写着“朱玉英”三个字。每一笔都是那么认真,又是那么笨拙,越是想写直,就越写不直,歪歪扭扭,仿佛手中的笔有千钧的重量,又仿佛手不是自己的不听使唤。我反复教给她笔顺,她总是学不会,该顿笔的地方停不下来,该连笔的地方又出现了中断。我不责备她,想想当年我们初学写字时不也是这样。
  虽然长进不大,每天的练习还在继续中。想练出一手好字谈何容易,就像是用左手写字一样,苦练一个月也不见得有什么长进。我非常理解母亲的心情,她想让自己的签名和自己的做事风格一样,干净利索绝不拖泥带水。
  眼看着又要到发工资的日子,可是母亲的字委实拿不出手,母亲又陷入了焦虑之中。
  一天下午我放学回来径直来到一家文印店,自作主张为母亲挑选了一枚印章,选用端庄秀气的隶书字体刻上姓名。晚上写作业时,我把印章拿了出来,母亲接过印章仔细端详着,“你这孩子花这个钱干什么,我也不是练不好字。”嘴上虽是这样说,已在纸上盖了好几下,可以看出母亲很是满意,便和钥匙串在一起洗衣服去了,从此以后母亲再没练过字。
  这枚小小的印章维护了母亲的自信心,也让母亲避免了不少的尴尬。
  后来,母亲病重,她的钥匙和印章就由我保管了。
  再后来,母亲去世了。她的衣服,她的用物,能烧的烧,不能烧的就送人,时间不长家里母亲的东西就所剩无几了。一天,父亲对我说,把你母亲的那个印章改了吧,刻上你的名字,你用吧。
  我没有理父亲。
  这枚印章,从此就静静地躺在我的文具盒里。刚开始还没有感觉到什么,时间越是久远,年龄越是增大,越是思念母亲,这时我就会把印章凑在脸边,仿佛母亲的手在抚摸着我的头。

更多>>  禹城市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母亲的印章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文化】
Document

免责声明

  德州新闻网是由德州日报社所创建的综合性网站,所刊登的第三方发表的各类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资料的版权,均为第三方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所有。

  所有与德州新闻网链接的网站及其内容和版权,由相应的提供者与拥有者负责,德州新闻网对链接网站的内容不承担任何商业法律责任。

  德州新闻网刊登的电子报,均为报纸出版方提供的原版期刊杂志内容。德州新闻网不对报纸做任何内容方面的增减修改,对此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合法性或真实性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使用了您拥有著作权的作品并对我们的编辑方式有任何异议,请向我们提供您的身份证明及您对该作品拥有著作权的相关文件,我们会尽快根据法律法规妥善处理。

  对于本站拥有版权的稿件,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其他网站等有关信息服务企业予以转载使用。